糧食安全關乎民生,為了保障糧食安全,近幾年來,我國陸續的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及規劃,下面是對這些內容的詳細匯總梳理。
2020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堅持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強化耕地數量保護和質量提升,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遏制耕地“非農化”、防止“非糧化”,規范耕地占補平衡,嚴禁占優補劣、占水田補旱地。以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為重點,建設國家糧食安全產業帶,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工程,建成10.75億畝集中連片高標準農田。
2019年11月《關于在國土空間規劃中統籌劃定落實三條控制線的指導意見》
按照保質保量要求劃定永久基本農田。永久基本農田是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實施永久特殊保護的耕地。
2019年6月《關于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的意見》
圍繞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培育壯大一批龍頭骨干企業,促進糧食“產購儲加銷”體系建設和—二三產融合發展。選樹推廣一批先進典型,在全國形成百個典型示范縣、千個先進示范企業(合作社)、萬個樣板店和一大批知名品牌的“百千萬”典型引領示范格局。
2018年3月《關于做好12325全國糧食流通監管熱線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地區、各單位要提高政治站位,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從服務大局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高度認識開通12325熱線的重大意義,切實管好用好12325熱線,注重實效,認真履行新時代賦予糧食流通監管工作的新使命。
2017年1月《全國國土規劃綱要(2016-2030年)》
大力建設糧食主產區。全面提高糧食主產區綜合生產能力。以糧食主產區為核心,實施耕地質量保護與提升行動,嚴守耕地紅線,提高耕地質量,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優先支持糧食主產區農產品加工產業發展,促進糧食就地轉化,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2016年11月《糧食行業“十三五” 發展規劃綱要》
建立健全中央儲備與地方儲備、政府儲備與社會儲備協調機制。保持中央儲備糧規?;痉€定,全面完成地方儲備增儲任務。進一步優化儲備糧布局和結構,合理確定成品糧儲備規模。
2015年5月《全國農業可持續發展規劃(2015-2030年)》
到2030年,農業可持續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供給保障有力、資源利用高效、產地環境良好、生態系統穩定、農民生活富裕、田園風光優美的農業可持續發展新格局基本確立。

數據來源:《前瞻:全球糧食危機背景下的中國糧食安全(48頁).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