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何計劃實施的過程中,光有方案是不夠的,最重要的還是對于方案的執行力;那么執行力到底是什么?其三要素是哪三個?提升企業執行力的作用又有哪些?下面的文章將對此進行簡單介紹。
什么是執行力
目前關于執行力的內涵的理解大致可以歸納為三種觀點:(1)“能力說”,該觀點主要基于政策執行過程的角度,認為執行力是達成目標過程中所表現出的能力;(2)“效力說”,則側重于執行結果的考慮,認為執行力是對目標完成的程度和效果的測量,也成為執行效力;(3)“整合說”,可以看作是“能力說”和“效力說”的綜合,既考慮執行過程中表現出的能力,也考慮執行結果的效力。
在企業發展中,執行力是把企業戰略和規劃轉成效益和成果的關鍵。企業的執行力不僅體現出政府及其人員的工作能力,還能夠反映計劃執行的預期效果。

執行力三要素
執行力三要素包括決策力、領導力和控制力。
(1)決策力:指的是選擇執行方案和執行人時,決策者的重要決策;因為執行方案與執行人是執行力能否最大化應用的重要因素。
(2)領導力:指的是執行及執行過程中需要有效領導和管理,沒有有效領導和管理,執行的方向就很可能出錯。
(3)控制力:指的是對執行過程進行檢查和糾察的能力,在執行過程中需要對流程和結果加以控制,不然執行過程就會十分混亂,從而達不到預期效果。
提升執企業行力的作用
(1)提升執行力能夠把正確的人安排在正確的崗位上,去干正確的事情。充分利用和發揮每個員工的興趣、愛好、特長和個性,將其安排到合適的崗位上,并根據崗位職責要求,下達合理的工作任務,提供適當的資源,這樣就會直接激發出員工的工作熱情。
(2)發展企業執行力,能夠更好地建立激勵和約束機制。執行力要求根據員工在不同的階段、部門和崗位,實施不同的激勵政策,是在健全的激勵與約束機制下發揮作用的。
(3)企業執行力代表著這個企業注重執行的質量和效率,避免組織機構復雜化帶來的內耗。同時加強溝通,只有溝通才能群策群力,才能使企業的方針目標做到人人皆知,落實到人。
(4)確保企業領帶者的權威。執行是下級對上級的尊從,但這只是執行力的一個方面,執行力的另一個方面是要努力提高領導者的權威,領導的指示、決策必須符合科學和實際,領導還必須在執行中率先垂范,做出榜樣,鼓舞和帶動員工狠抓落實,共謀發展,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強化企業的執行力。
(5)能夠促使企業完善制度保障。提高執行力,只靠自覺性是不行的,還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保障。企業的制度化主要是指各項管理的制度化,即各項活動是否都按照既定的規則在操作,企業內是否形成規范的、有章可循“以制度管人、而非人管人”的管理制度。
以上就是有關執行力的定義、三要素和提升企業執行力的作用的全部內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企業發展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AG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產業融合?對企業的影響有哪些?
數字原生企業是什么意思?有哪些?特點是?
什么是企業文化?作用有哪些?建設的意義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