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海洋經濟定義
海洋經濟(marine
economy)2004年美國海洋政策委員明確了“海洋經濟”的定義:指直接依賴屬性的海洋經濟活動,或在生產過程中依靠大海作為輸入,或利用地理位置優勢,在海上或海底的經濟活動?!吨袊Q蠼洕芯俊分袑ⅰ昂Q蠼洕倍x為:海洋經濟是以海洋為活動場所和以海洋資源為開發對象的各種經濟活動的總和。2003年國務院全國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綱要》中將“海洋經濟”定義為:海洋經濟是開發利用海洋的各類產業及相關經濟活動的總和。
2、海洋經濟包括什么?
從狹義上來看,海洋經濟包括5個方面:從海洋中直接獲取產品的生產和服務、對前者進行的一次加工、直接應用于海洋開發的生產和服務、以海水或海洋為基礎進行的生產和服務、一系列海洋相關聯的科研、教育和管理等。
另外,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02)、中華人民共和國海洋行業標準《海洋經濟統計分類與代碼》(HY/T052-1999)中明確,海洋第一產業包括:海洋漁業;海洋第二產業包括海洋油氣業、海濱砂礦業、海洋鹽業、海洋化工業、海洋生物醫藥業、海洋電力和海水利用業、海洋船舶工業、海洋工程建筑業等;海洋第三產業包括海洋交通運輸業、濱海旅游業、海洋科學研究、教育、社會服務業等。
從廣義角度來看,海洋產業活動還包括與狹義的海洋經濟相關的上下游產業活動,無論產業所在地是否沿海,只要其為海洋的開發和利用提供了一定的條件和基礎。
從泛義角度來看,海洋經濟還包括海島經濟以及沿海經濟。
3、海洋經濟政策
近年來相關支持海洋經濟發展的規劃和政策
2010年10月《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要發展海洋經濟,制定和實施海洋發展戰略,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
2011年1月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要“推進海堤建設”,積極推進陸海統籌成為國家發展的重大戰略舉措。
2012年四季度國務院先后批復了廣西、山東、福建、浙江、江蘇、遼寧、河北、天津、上海、廣東和海南等11個沿海省市的海洋功能區規劃(2011-2020年),政策得到落實,意味著海洋經濟大發展上升至國家戰略,將對海洋相關產業包括海堤工程建設得到積極影響。
2013年1月國務院印發《全國海洋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表示,“十二五”時期全國海洋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包括:海洋經濟總體實力進一步提升,海洋生產總值年均增長8%,2015年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達到10%,海洋經濟對就業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新增涉海就業人員260萬人。提出2015年海洋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50%以上,海洋科技對海洋經濟的貢獻率達到60%以上,新建各級各類海洋保護區80個,2015年海洋保護區面積占管轄海域面積的比重達到3%。海洋經濟將成為未來中國經濟的新增長點。
2013年4月《國家海洋事業發展“十二五”規劃》加強黃海、東海、南海等海域油氣勘探,加強深水區油氣資源潛力的科學研究,加大深水勘探開發科技與裝備的攻關力度,力爭實現商業性油氣開采。
2016年《中國制造2025》(1)大力發展深海探測、資源開發利用、海上作業保障裝備及其關鍵系統和專用設備;(2)重點扶持高端海工裝備,提出到2020年高技術船舶、海洋工程裝備及關鍵配套設備制造能力明顯增強,進入世界海洋工程裝備制造先進國家行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