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OD模式
Transit Oriented
Development(TOD)是一種城市發展模式,即“公共交通引導發展”,又稱為公交優先發展模式。指以發展大容量公共交通(如地鐵、公交、巴士、輕軌和城市鐵路等),以公共交通站點為中心,通過合理的規劃,在半徑
400m~800m的土地區域內(大約
5~10分鐘的步行時間)進行高密度、多功能的開發,創造混合商業、辦公、文化教育、居住用地的功能區域,其主要特點是公交優先、高強度開發、密集緊湊、空間結構和功能布局合理、適宜步行。TOD規劃的三個基本原則是高強度、多樣性、合理設計。

2、TOD模式功能結構
TOD 模式作為提升城市內部交通管理水平的重要工具,主要的功能結構包括:公交站點(Transit Stops)、核心商業區 (Core
commercial Areas) 、 辦公/就業區(Office/Employment Areas)、居住區(Residential
Areas)、次級區(Secondary Area)、公共開敞空間(Public open Space)等。
3、TOD模式的功能作用
(1)提高可達性和環境管理水平
TOD模式下優化公共交通站點附近的功能結構,提供各種土地資源的使用效率,以提高居民使用公共交通的頻率,提高環境治理水平。
(2)滿足行動出行需求
TOD模式下將最大化提高居民的出行效率,降低停車場區域用地面積,鼓勵居民步行或自行車代步。
(3)滿足郊區出行
TOD模式下居民在城市與郊區之間的相對距離縮短,不需要依托小汽車來完成兩地之間的切換。
(4)提升社區服務水平
TOD模式下最大化提高區域內土地資源的使用效率,不斷完善公共設施和基礎設置建設,推動社區居民之間的關系深化。
(5)強化區域公共安全
TOD模式下區域內居民能夠互聯互通,擁有安全的生活環境。
(6)滿足居民公共服務需求
TOD模式下區域內將建設大量的交流空間,如公園、休息區和各種廣場,提升區域公共服務水平。
4、TOD模式的適用范圍
(1)新開發區域
城市的新開發區域指的是城市周邊目前尚未經過拓展的地區,但是已經屬于城市發展規劃的范圍內,這些即將新開發的區域也將會完善相應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從城市發展的角度來說,新開發區域是城市拓展過程中遭遇阻力最小的區域,同時新開發區域也較容易設計成為以公交導向和行人導向的開發模式。新開發區域在城市拓展中往往處于邊緣狀態,能夠被開發成為一個或多個TOD站點。
(2)二次開發區域
二次開發區域是針對已經開發的區域來說的,在原有用地開發的基礎上進行第二次開發,目的是轉變部分土地的使用途徑,將使用效率較低或閑置的土地資源進行充分重新利用,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在二次開發的過程中,城市交通軌道必須與TOD模式進行結合,充分考慮交通軌道功能土地資源的使用現狀,為居民創建良好的出行環境,提高公共交通的乘坐頻率。
(3)待開發區域
待開發區域指的是位于城市發展過程中的邊緣地帶,目前處于尚未開發的狀態,已經成為城市開發過程中的空白區域。在城市發展過程中待開發區域與城市周邊的基礎設施和公共設施較為靠近,但由于尚未進行有效規劃和開發,目前尚未與城市的交通道路系統進行整合,也沒有發揮其應有的價值。待開發區域的重新開發可以成為較為完整的TOD區,而待開發區域的臨近地區可以成為次級區。
推薦閱讀:《中指研究院:2021年2月中國TOD發展動態月度報告(23頁).pdf》
《【公司研究】地鐵設計-技術領先護城河深厚城軌設計稀缺標的發展可期-210518(30頁).pdf》
《商業地產行業系列深度之一:乘消費東風享運營紅利-210701(83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