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第三方支付
由狹義層面的概念可知,第三方支付是一種電子支付模式,是綜合實力強并具有信譽優勢的獨立機構和各大銀行簽訂協議對接,利用互聯網、計算機以及通訊終端等相關新興技術,建立客戶與銀行支付結算系統間的聯系,與銀行共同為客戶提供更加便捷安全的支付結算系統的一種模式。更廣義的定義由中行于
2010 年發布的《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中指出:“第三方支付指的是銀行等金融組織之外的單位以支付中介的身份提供人行確定的支付服務”
2 第三方支付的分類及代表公司
2.1 按照支付機構主體是否獨立可以分為兩類
1)獨立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分析挖掘不同行業的支付需求,將支付清算服務與行業活動相結合,但自身不具有電商交易平臺,也不參與商品的流轉銷售環節,僅為不同行業提供對其需求進行定制的支付服務,其代表企業有快錢、通聯支付、匯付天下等;
2)非獨立的第三方支付機構,該類支付機構往往依托于大型的電子商務網站形成戰略聯盟,或者直接同屬于某一集團形成集團聯盟,主要為電子商務平臺提供線上支付服務,如支付寶、財付通、盛付通等。
2.2 根據業務類型可以劃分為三種類型
①網絡支付
以第三方支付機構為主體,以網絡為支付途徑,經過第三方支付單位和商行間的間接聯系,為交易雙方完成一個完整的支付服務流程。據零壹智庫不完全統計,截止2021年5月27日,獲網絡支付類(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數字電視支付)牌照的有110家機構。其中,取得數字電視支付及固定電話支付牌照的分別僅有4家。同時取得互聯網支付、移動電話支付、固定電話支付的有3家公司,分別為上海匯付數據服務有限公司、天翼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聯通支付有限公司。以下是獲得牌照的部分公司

網絡支付中大多有 2 種形式,具體而言:
(1)支付網關模式
這種方式是過去在網絡支付中使用最多的一種支付服務模式。該模式的主要特點在于,第三方支付機構通過網聯與各家商業銀行對接網銀接口,集成后連接到一個統一的平臺界面上。如此實現的一點接入,使商家和消費者只需要使用該機構的平臺就可以連接多個銀行網關,提供多種銀行卡網絡支付服務,也可為商家提供結算對賬等業務服務。
(2)虛擬賬戶模式
這種形式指的是第三方支付平臺不但開通了支付網關業務,還能夠為用戶開設一個虛擬戶頭。用戶可以把在金融機構開的卡和虛擬戶頭綁在一起,雙向轉移資金,用戶的在線支付不但可依托虛擬賬戶進行,還可依托銀行賬戶進行。
②預付卡模式
先付費后消費的支付模式。第三方支付平臺受企業委托,向消費者發行需要預付費用的儲值卡,該卡可購買企業的商品或服務。與銀行卡的區別在于,預付卡不與持卡人的銀行賬戶直接關聯,甚至采用不記名形式,如超市卡、禮品卡等。獲預付卡發行與受理類牌照的機構有140家,其中北京27家,上海29家,江蘇12家;
業務范圍為全國的有112家公司,其中7家公司預付卡發行與受理業務僅能為線上實名賬戶充值;業務范圍為地區的有28家,其中通聯支付網絡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預付卡發行業務開展地區為上海市、北京市、江蘇省、廣東省、山西省,預付卡受理業務范圍為全國;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僅獲預付卡受理資質,業務范圍為全國。

③銀行卡收單
第三方支付機構作為收單單位,利用銀行卡受理系統為銀行卡持卡用戶代為收取資金的在線支付方式。獲銀行卡收單類支付牌照的機構有58家,其中上海最多有16家,占比約為27.6%;東有15家,約占25. 7%;北京13家,占比22.
4%。在58家公司中,僅獲銀行卡收單一項業務許可的機構有19家,其中銀行卡收單業務僅在部分地區開展的有3家,分別為迅付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付臨門支付有限公司、卡友支付服務有限公司。

詳細名單請見《零壹智庫:第三方支付公司大全(2021)(20頁).pdf》
推薦閱讀:《愛分析:中國第三方支付行業趨勢報告(23頁).pdf》
《易觀分析:中國第三方支付市場數字化發展專題分析(46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