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查查的數據顯示,整個2021年,我國動力電池回收行業共新增10243家新企業,同比增長229.5%。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22年7月25日,已有超過24家滬深上市公司布局動力電池回收賽道,總產能52.9萬噸,總在建產能90.3萬噸,行業投資活動日益活躍。
(1)格林美:2015年,公司在全球率先提出與倡導公司全面升級“動力電池收—梯級利用—原料再制造—材料再制造—動力電池包再造”的新能源全生命周期價值鏈模式,并率先建成全球先進的廢舊電池綜合利用工廠。
(2)天奇股份:公司鋰電池循環業務核心子公司天奇金泰閣深耕廢舊電池回收業務二十余年,專注于廢舊電池回收資源化利用,具有豐富的經驗及資源。
(3)贛鋒鋰業:公司旨在利用不斷增長的退役鋰電池數量,成為全球鋰電池回收領域的領先企業之一。未來規劃中,公司將建立每年可回收10萬噸退役鋰電池的大型綜合設施。
(4)天賜材料:目前已設立天賜資源循環公司,并開展廢舊鋰電池資源化循環利用項目的建設工作。
(5)寧德時代:公司依托子公司廣東邦普,與客戶攜手打造“電池生產→使用→梯次利用→回收與資源再生”的生態閉環,實現鎳鈷錳鋰等資源的循環利用。12.0-光華科技與格力金合作建設鋰離子廢舊電池綜合利用產線,形成年產過10萬噸的鋰電池材料產能。
(6)南都電源:公司子公司華鉑新材料首期年處理2.5萬噸廢舊鋰離子電池回收項目順利竣工投產,公司鋰電池從產品、運營服務、梯次利用、廢舊電池回收到再利用的產品閉環初步形成。
(7)雄韜股份:公司擬投資8.5億元在湖北赤壁新建鋰電池回收回收項目-8.0華友鈷業公司積極布局鋰電池循環回收業務,子公司華友衢州和資源再生分別進入工信部發布的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第一、第二批次。
(8)超越科技:公司全資子公司安徽德慧綠色環保有限公司為項目實施主體在安徽省滁州市南譙區投資建設6萬噸/年報廢鋰電池回收利用項目,項目預計總投資4億元。
(9)駱駝股份:公司動力鋰電池回收工廠正在按計劃建設中,并提前開展了體系建設等合規工作,已與14家回收公司、7家拆解廠、4家行業協會建立廢舊電池采購關系。
(10)道氏技術:公司龍南基地規劃一期建設年產5萬噸廢舊鋰電池回收再利用項目。
(11)超頻三:公司擬通過引進先進設備,建設“廢舊鋰離子電池材料綜合回收利用→前驅體/碳酸鋰→正極材料”的完整產業鏈生產基地。
(12)浙富控股:公司規劃的“4萬噸/年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拆解項目”已完成備案,新增廢舊動力蓄電池拆解生產線4套,年拆解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4萬噸。
(13)迪生力:子公司廣東威瑪新能源鋰電池回收處理資源化利用第一期生產線已進入正常生產運行。
(14)百川股份:公司在寧夏基地投資建設了鋰電資源化利用項目,對廢舊電池進行回收利用。
(15)中化國際:公司通過布局產業鏈關鍵環節,建設3000噸鋰電回收中試線,積極布局回收資質和渠道。
(16)中偉股份:子公司貴州循環被列入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第二批)。
(17)廈門鎢業:公司及公司權屬企業贛州豪鵬科技有限公司入選工信部發布符合《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第二批)。
(18)上汽集團:2018年3月22日,上汽集團與寧德時代簽署戰略合作諒解備忘錄,此次雙方擬進一步深化合作,探討共同推進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
(19)北汽藍谷:公司子公司藍谷智慧能源于2020年入選《新能源汽車廢舊勱力蓄電池綜合利用行業規范條件》企業名單,已與合作企業建立起電池回收-檢測評估-梯次利用-電池拆解體系。
(20)科力遠:在鋰電回收領域,公司子公司金科公司已通過合資參股的方式,開展鋰電池的回收、拆解、處理、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發、生產、銷售。
(21)海印股份:公司以自有資金3000萬元人民幣增資江蘇奧盛新能源,拓展鋰電池回收綜合利用服務。
(22)金圓股份:公司子公司新金葉已開展廢舊電池回收業務規劃布局。

來源:動力電池回收:從“0”到“1000”,盡享行業發展紅利
以上是關于動力電池回收相關知識的分享,獲取更多信息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動力電池回收的方式有哪些?渠道有哪些?市場規模多大?
什么是儲能電池?儲能和動力電池的區別有哪些?
2021年格林美公司公司三元前驅體業務與動力電池回收行業研究報告(22頁).pdf
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聯合創新中心:動力電池全生命周期資產運營管理研究(101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