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信證券投資策略主題報告,對中國的氫能產業相關政策進行了匯總梳理。
2019年3月:《政府工作報告》要穩定汽車消費,繼續執行新能源汽車購臵優惠政策,推動充電、加氫等基礎設施建設。
2020年5月:《政府工作報告》加大氫燃料電池基礎科研投入,突破核心材料和關鍵部件的技術瓶頸,促進產品國產化;鼓勵、推動各地因地制宜開展氫能示范應用,推動大規模產業集群的形成。
2020年10月:《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
攻克氫能儲運、加氫站、車轂儲氫等氫燃料電池汽車應用支撐技術;提高氫燃料制儲運經濟性,因地制宜開展工業副產制氫及可再生能源制氫應用。
2020年12月:《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到2025年,中國加氫站的建設目標為至少1000座,氫燃料成本下滑至40元/kg;到2035年加氫站的建設至少5000座,氫燃料成本下滑至25元/kg。
2021年03月:《“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
要前瞻謀劃未來產業,在氫能與儲能等前沿科技和產業變革領域,組織實施未來產業孵化和加速計劃,謀劃布局一批未來產業。
2021年04月:《中國氫能源及燃料電池產業白皮書2020》2030年可再生能源制氫有望實現平價。
2021年04月:《2021年能源工作指導意見》開展氫能產業試點規范,探索多種技術發展路線和應用路徑;結合氫能、儲能和數字化與能源融合發展等新興領域、產業發展亟需的重要領域,研究增設若干創新平臺。
2021年05月:《科技部關于發布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信息光子技術?等?十四五?重點專項2021年度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今年圍繞氫能綠色制取與規模轉存體系、氫能安全存儲與快速輸配體系、氫能便捷改質與高校動力系統及“氫進萬家”綜合示范等4個技術方向,擬啟動18個項目,安排國撥經費7.95億,圍繞氫能安全存儲與快速輸配體系技術方向,擬部署1個青年科學家課題,國撥經費不超過500萬。
中國氫能產業相關政策

數據來源:《投資策略主題報告:“新基建之四”:轉型之基,動力之源》
國信證券報告對氫能產業鏈國家政策做了梳理匯總。
2006年:《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
2020年)》重點研究高效低成本的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制氫技術、經濟高效氫儲存和輸配技術、燃料電池基礎關鍵部件制備和電堆集成技術、燃料電池發電及車用動力系統集成技術,形成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規范與標準。
2009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財政補助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央財政對試點城市相關公共服務領域示范推廣單位購買和使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給予一次性定額補助。地方財政要安排一定資金,對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購置、配套設施建設及維護保養等相關支出給予適當補助。
2011年:《中國人民共和國車船稅法》 對純電動汽車、燃料電池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免征車船稅。
2011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高效天然氣制氫、化工、冶金副產氫氣,高壓容器儲氫,氫加注設備和加氫站技術,等等。
2012年:《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12-2020
年)》到2015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累計產銷量力爭達到50萬輛;到2020年,純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生產能力達200萬輛、累計產銷量超過500萬輛,燃料電池汽車、車用氫能源產業與國際同步發展。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及關鍵零部件技術整體上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充電設施建設與新能源汽車產銷規模相適應。
2013年:《關于繼續開展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 2013-2015年,特大型城市或重點區域新能源汽車累計推廣量不低于10000
輛,其他城市或區域累計推廣量不低于5000輛。對消費者、生產企業進行補貼,消費者按銷售價格扣減補貼后支付,中央財政將補貼資金撥付給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實行按季預撥。
2014年:《關于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獎勵的通知》中央財政根據新能源汽車推廣數量分年度安排充電設施獎勵資金;對符合國家技術標準且日加氫能力不少于200公斤的新建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每個站獎勵400萬元。
2015年:《關于16-20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支持政策的通知》
2017-2020年除燃料電池汽車外其他車型補助標準適當退坡,其中:2017-2018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20%,2019-2020年補助標準在2016年基礎上下降40%。
2016年:《能源技術革命創新行動計劃
2016-2030》、《能源技術革命重點創新行動路線圖》發展氫能和燃料電池技術創新、先進儲能技術創新等提出在先進燃料電池、燃料電池分布式發電、氫的制取儲運及加氫站等方面開展研發。
2017年:《能源發展“十三五”規劃》集中攻關新型高效電池儲能、氫能和燃料電池。發揮我國能源市場空間大、工程實踐機會多的優勢,加大資金、政策扶持力度,重點在大規模儲能、柔性直流輸電、制氫等領域,建設一批創新示范工程,推動先進產能建設。
2018年:《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燃料電池汽車補貼力度保持不變,燃料電池乘用車按燃料電池系統的額定功率進行補貼,燃料電池客車和專用車采用定額補貼方式。
2019年:《綠色產業指導目錄(2019版)》、《2019年新能源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燃料電池裝備制造、氫能利用設施建設和運營被列入了清潔能源產業。加快燃料電池電動汽車、車載氫系統的標準建設,完成燃料電池電動汽車安全標的技術審核、定型試驗規程標準的技術審查。
2020年:《關于加快建立綠色生產和消費法規政策體系的意見》 2021年將完成研究制定氫能、海洋能等新能源發展的標準規范和支持政策。
2020年:《關于調整完善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的通知》選擇一部分有基礎、有積極性、有特色的城市或區域開展關鍵零部件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示范,按結果導向給予獎勵。爭取通過4年時間建立氫能和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取得突破,形成布局合理、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
氫能產業鏈國家政策


數據來源:《【公司研究】濱化股份-公司深度報告:濱化股份的再度揚帆起航(71頁).pdf》
文本由@-YANYI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