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重點一覽:
1、創新
研發經費、發明專利、數字經濟
戰略科技:新一代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腦科學與類腦研究、基因與生物技術、臨床醫學與健康、深空深地深海和極地探測。
科技基礎設施:戰略導向型、應用支撐型、前瞻引領型、民生改善型。
制造業核心競爭力:高端新材料、重大技術裝備、智能制造與機器人基數、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北斗產業化應用、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高端醫療裝備和創新藥、農業機械裝備。
交通強國建設工程:戰略骨干通道、高速鐵路、普速鐵路、城市群和都市圈軌道交通、高速公路、港航設施、現代化機場、綜合交通和物流樞紐。
數字經濟: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區塊鏈、人工智能、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
數字化應用場景:智能交通、智能能源、智能制造、智慧農業及水利、智慧教育、智慧醫療、智慧文旅、智慧社區、智慧家居、智慧政務。
2、協調
就業、教育、醫療、養老、嬰幼兒
形成強大國內市場,構建發展新格局: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加快培育完整內需體系(全面促進消費、拓展投資空間)。
新型城鎮化建設工程:都市圈建設、城市更新、城市防洪排澇、縣城補短板、現代社區培育、城鄉融合發展。
深入實施區域重大、協調發展戰略:京津冀協同、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黃河流域;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地區崛起、東部地區加快推進現代化、特殊類型地區發展(促進邊境地區發展工程)。
社會主義文化繁榮發展工程。
教育體制擴容工程:普惠性幼兒園、基礎教育、職業技術教育、高等教育、產教融合平臺。
全民健康保障工程:疾病預防控制、國家醫學中心、區域醫療中心、縣級醫院、中醫藥發展、全民健身場地建設。
“一老一小”服務項目:特殊困難家庭適老化改造、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建設、養老機構服務提升、普惠托育服務擴容、兒童友好城市建設。
3、綠色
能源、碳排放、空氣質量、水體、森林
現代能源體系:大型清潔能源基地、沿海核電、電力外送通道、電力系統調節、油氣儲運能力
重要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工程: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黃河重點生態區、長江重點生態區、東北森林帶、北方防沙帶、南方丘陵山地帶、海岸帶、自然保護地及野生動植物保護。
環境保護和資源節約工程:大氣污染物減排、水污染防治和水生態修復、土壤污染防治與安全利用、城鎮污水垃圾處理設施、醫廢危廢處置和固廢綜合利用、資源節約利用。
4、安全
糧食、能源
國家水網骨干工程:重大引調水、供水灌溉、防洪減災。
現代農業農村建設工程:高標準農田、現代化種業、農業機械化、動物防疫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農業面源污染治理、農產品冷鏈物流設施、鄉村基礎設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經濟安全保障工程:糧食儲備設施、油氣勘探開發、煤制油氣基地、電力安全保障、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應急處置能力提升。
加快國防和軍隊現代化。

數據來源:《波動仍在,謹慎但不消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