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活動產生的溫室氣體(GHG)已經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全球變暖。2018年,累計二氧化碳排放量超過1.6萬億噸,其中美國和歐盟27國所占份額最大。按年度排放量來看,中國約占全年總排放量的24%左右,其次是美國,占12%。
以目前的排放速度,我們將只有14年的時間來將全球氣溫平均上升幅度控制在工業化前水平以上的1.5°C。這意味著要想贏得這場比賽,我們的目標和行動必須更加大膽。從現在開始立刻采取措施限制溫室氣體排放,力求到2050年實現溫室氣體凈零排放,并在本世紀下半葉實現凈負排放。
已做出的承諾不足以將升溫幅度限制在1.5°C甚至是2°C
根據IPCC,到2030年,我們需要在2010年的基礎上減少45%的溫室氣體排放,到2050年實現凈零排放。假設僅滿足已宣布的NDC的無條件部分,2030年的預測將比2010年高16%水平。在碳預算與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C的可能性為50%一致的背景下,根據最新的NDC,2020-30年的累積二氧化碳排放量將消耗剩余碳預算的近89%,留下2030年后僅使用55GtCO2。
基于市場的減排機制
實現凈零世界需要一個全球解決方案,鑒于大多數以市場為基礎的機制需要全球協議發揮效力,實現這一目標尤其困難。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國家之間達成一個解決方案——即所謂的“氣候俱樂部”,也許可以解決這一難題。無論采用哪種機制,設立一家新的全球性的“氣候銀行”都是勢在必行的,它能夠推動全球投資并幫助降低項目風險(特別是在新興市場)。
氣候變化俱樂部如何運作?
?氣候變化俱樂部的收入將來自溫室氣體排放的國內稅收和對來自非俱樂部成員國家的碳密集型進口產品的碳邊界調整機制。假設美國和歐盟之間存在一個俱樂部,估計通過國內稅收可以產生5200億美元的收入,如果對所有進口商品征收CBAM,則可以產生高達2200億美元的收入。
本報告分為五個章節。第1章和第2章詳細介紹了溫室氣體排放和當今國際社會的反應。第3章對不同國家當前的市場機制進行了評估。第4章對可用于減少全球排放的不同機制進行了詳細分析。Citi
GPS還在報告中討論了建立專門致力于氣候變化的多邊銀行的重要性,并圍繞未來的全球碳市場機制進行了討論。




















參考報告 《花旗銀行(Citi GPS):全球碳市場報告(英文版)(104頁)》
更多英文報告,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
本文由@Yoomi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