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興業證券報告《興證策略:ESG研究(歐盟篇):站在全球ESG最前沿》當中,對當前我國ESG相關的重要監管政策做了詳細梳理,下面是具體內容。
據公開資料、興業證券經濟與金融研究院整理,下面是當前中國ESG相關的重要監管政策:
2016年8月人民銀行和七部委《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推動構建各領域綠色金融體系。
2017年7月人民銀行牽頭《落實〈關于構建綠色金融體系的指導意見〉的分工方案》明確提出分步驟建立強制性上市公司披露環境信息的制度。
2017年12月證監會《公開發行證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第2號——年度報告的內容與格式(2017年修訂)》第五節第四十四條對“重點排污單位相關上市公司”做出明確規定。
2018年9月證監會修訂《上市公司治理準則》特別增加了環境保護與社會責任的內容,該準則突出了上市公司在環境保護、社會責任方面的引導作用,確立了ESG信息披露基本框架。
2018年11月基金業協會《中國上市公司ESG評價體系研究報告》和《綠色投資指引(試行)》提出了衡量上市公司ESG績效的核心指標體系,致力于培養長期價值取向的投資行業規范。

自2016年至今中國已建立起對覆蓋金融市場的ESG監管的披露政策,但是當前更多是針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環節的監管(類似歐盟NFRD政策),尚缺乏類似歐盟SFDR(針對金融機構的信息披露)和分類規則(針對投資標準的可持續框架)的政策。
根據中國金融學會綠色金融專業委員主任馬駿所言,要實現我國治理環境污染的目標和在2030年或之前碳排放達峰目標的國際承諾,預計每年需要3萬億元到4萬億元人民幣的綠色投資。估計財政資金只能覆蓋綠色投資的15左右,因此絕大部分的綠色投資需要來自社會資金。
巨大的資金需求必然會推動中國建立類似歐盟更加統一完善的 ESG 政策體系來克服前文所說“漂綠”現象,實現綠色有效投資。
雖然中國ESG投資仍處于發展初期,但投資機遇越來越多,特別是碳中和政策落地,ESG投資理念越來越受到市場關注。
且隨著ESG指數體系不斷完善,公募基金、保險資金、養老金和外資投資A股市場規模不斷擴大,投資者更加關注上市公司ESG事務。未來中國必然持續推進歐盟一樣推出統一完善的ESG政策體系。
數據來源:《興證策略:ESG研究(歐盟篇):站在全球ESG最前沿》
文本由@-YANYI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ESG驅動的金融客戶隱私保護體系建設實踐-諾亞孔一童.pdf
普華永道:ESG估值白皮書:ESG估值賦能全面綠色轉型推動可持續發展戰略實施(40頁).pdf
BCG:中國ESG投資發展報告:方興未艾前景可期(32頁).pdf
esg是什么?什么是esg評級?上市公司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