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OLED是什么
OLED (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中文譯為有機發光二極管,又稱為有機電致發光器(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 Display,OELD),是一種電流型半導體器件,可以通過使用有機材料發光,自身也可以發光,與傳統顯示器件相比較,它不用背光源輔助照射,而是通過通電就能直接激發有機材料發光。
有機發光材料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小分子基OLED,其發光材料為有機染料和顏料等,發展較早,技術也比較成熟,另一種是高分子基OLED,簡稱PLED,其發光材料是共軛高分子。兩種發光材料之間的差異主要體現在其采用不同的制備方式,小分子器件的制備工藝主要是真空熱蒸發方式,而高分子器件的制備工藝主要是旋轉涂覆或噴墨方式.
2 OLED的分類
OLED按驅動方式可分為主動矩陣AMOLED和被動矩陣PMOLED
(1)AMOLED也叫有源驅動式OLED,具有TFT陣列,可獨立地控制每個像素點的發光情況,使得像素點可連續且獨立發光,最終形成所需圖像。優點是功耗低、亮度高、分辨率高,AMOLED是目前OLED行業的主流應用,主要應用在數碼相機等高端及中大尺寸屏幕領域;
(2)PMOLED也可稱為無源驅動式OLED,不具有TFT陣列,需通過外部電路控制像素點發光,難以實現對單個像素點的精確控制,優點是工藝及構造簡單、成本低,主要應用在車用顯示器等中小型顯示器中。

3 OLED的發光原理
電致發光(electroluminescence, EL)是指發光材料在電場的作用下,受到電流和電場的激發而發光的現象,是一種將電能直接轉化為光能的發光過程。
OLED即是一種有機電致發光器件。屬于電流驅動型的自發光顯示器件,電子與空穴各自由器件陰陽極兩端分別注入,發光機理與半導體二極管相似,發光過程如圖

其發光過程大體分為載流子的注入、載流子的傳輸、載流子復合形成激子、激子的遷移以及激子的復合發光五個步驟,
首先,在 OLED器件的兩端施加一個電壓,在器件內部產生電流,由陰極流向陽極,陰極、陽極就會產生電子和空穴,在電場的作用下,電子向陽極方向運動,空穴向陰極方向運動,由于在發光層與傳輸層的交界處存在勢能差,就導致電荷在發光層積累,當電子與空穴相遇就會互相作用,發生復合現象,并釋放出能量,這些能量就會激發有機材料的最外層電子,致使最外層電子脫離原來的軌道,但是由于能量有限,脫離軌道的電子也不穩定,很快就會恢復到原來的軌道,這個過程中,多余的能量就以光子的形式釋放出來,即產生發光現象,在發光層發光。光是什么顏色由發光層所使用的有機材料的分子類型所決定,光的亮度則由外加電流的強弱決定,亮度隨著電流的增加而逐漸升高。
推薦閱讀:
《【研報】電子行業:中國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研究OLED市場前景廣闊》
《【研報】化工行業:OLED產業的材料機遇-20200315[118頁].pdf》
《2021年全球OLED市場規模與面板行業發展趨勢研究報告(39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