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聚烯烴
(1)超高分子量聚乙烯: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目前我國已成為UHMWPE纖維生產大國,發展趨勢是產品綜合性能提升,加強技術研發降低生產成本
(2)茂金屬聚烯烴:茂金屬催化劑及聚烯烴性能和規模與國外仍有差距,高端專用料進口依賴高;發展趨勢是茂金屬催化劑國產化提高,高端產品綜合性能改善
2工程塑料
工程塑料的代表產品有PC、POM、PMMA,國產化率較高,結構性過剩,高端改性產品等仍有進口依賴;未來需要圍繞提升產品質量加強研發,淘汰落后產能
3特種工程塑料
(1)PA66、PPS、PAEK,國產化技術已有突破,但生產規模不足,PA66等受限原材料國外壟斷,未來趨勢是突破原材料供應瓶頸和規?;a技術等
(2)PEEN、特種尼龍、生物基尼龍等,多數產品國內技術尚處空白,部分聚合物原料自主供應瓶頸較大,專用生產設備國產化能力不足;未來趨勢是突破設備和原料瓶頸及聚合技術,促進產業化,加快改性和合金等技術研發,提高產品適用性和性價比
4聚氨酯
聚氨酯的代表產品有聚氨酯彈性體、聚氨酯復合材料,國產化水平較高,光氣法異氰酸酯技術為主,聚醚多元醇原料環氧丙烷生產,工藝環保問題較大,未來需要加強環保型工藝技術研發,注重聚氨酯廢舊產品回收
5氟硅樹脂
氟硅樹脂的代表產品有PTFE、PVDF、超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當前中低端供給過剩,高性能產品及硅樹脂、硅油、配套特種單體需進口;未來重點發展可溶性聚四氟乙烯、超高分子量聚四氟乙烯、膜級聚偏氟乙烯等,擴大生產規模并提高性能
6其他樹脂
主要產品有特種環氧樹脂、生物基和可降解塑料等。當前產業化規模較低,整體處于導入初期;未來需要加強技術研發,提升產品質量,擴大生產規模
7高性能橡膠、聚酯和彈性體
(1)丁腈橡膠、氫化丁腈橡膠:當前丁腈橡膠國產化程度較高,氫化丁腈橡膠生產能力不足;未來加強高性能品種國產化替代,拓展下游市場應用
(2)PETG、TPV、TPEE:國產化技術已有儲備,工業化規模尚且不足,未來需突破工業化生產瓶頸,優化工藝降低成本
8高性能纖維
高性能纖維的代表產品有碳纖維、芳綸;當前技術問題導致成本較高,規?;讲蛔?,下游應用推廣較差;未來需要解決原料、設備和工藝成本等問題,推廣應用領域
9功能性膜材料
(1)水處理膜、雙極膜:中低端產品相對過剩,高端反滲透膜等國產不足,特殊水質處理技術缺乏加強高性能反滲透膜、高通量納濾膜、膜生物反應器和碳化硅陶瓷膜等高端產品的技術研發
(2)光學膜PET基膜、PVA光學膜、TAC光學膜等技術欠缺,且設備國產化不足,擴散膜、增亮膜和反射膜等處于國產化替代加速階段,未來需要突破高端產品自主生產技術,解決設備國產化等問題
(3)新能源相關膜材料:鋰電隔膜國產化程度較高,光伏EVA/POE膠膜等依賴進口加速國產替代進程,擴大產能匹配快速增長的下游
10半導體材料
半導體材料代表產品有濕電子化學品、光刻膠,當前國產化替代進程,未來加強高性能產品研發,避免低端產品過剩
11再生材料
再生材料代表產品有rPET、rEPS、PET泡沫、PPC,除rPET外,再生材料市場整體處于起步階段;未來需要突破PET泡沫、PPC等材料的工藝瓶頸,借助合成生物制造等技術打造循環經濟優勢
12其他材料
其他材料主要產品有氣凝膠、工業催化劑等;當前工業催化劑品類較多,民營企業處于技術和產業化突破初期,氣凝膠等產品處于早期研發和應用拓展階段;未來工業催化劑領域加強國產化替代,氣凝膠等新興產品需解決生產工藝成本和規?;a等問題

來源:《基礎材料行業:行業轉型升級化工新材料走向繁榮-220117(60頁).pdf》
推薦閱讀:《【精選】2021年三類化工新材料行業格局及企業布局分析報告(45頁).pdf》
《萬華化學-深度報告:從聚氨酯龍頭到全球化工新材料巨頭-211215(45頁).pdf》
化工新材料有哪些?國外化工新材料發展現狀及龍頭企業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