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機器人產業的發展,人機共融模式正成為機器人領域研究的重點。那么,什么是人機共融?關鍵技術包括哪些?本文將具體介紹。
1.人機共融
人機共融就是人與機器人從單一的人類控制機器人,轉變為人類與機器人在同一空間共存,既能緊密協調工作、自主實現自身技能又能保證安全而不至于擔心機器人失控,這是一種更加自然的作業狀態。
2.人機共融體
人機共融體(Humachine)一詞最早出現在1999年《麻省理工技術評論》一期??饷嫔?,用來描述人類和機器之間正在發展的共生關系,??恼轮薪o出的例子是人類與機器簡單直接的物理組合,如視覺植入和可穿戴技術?!禩he
Humachine: Humankind, Machines, and the Future of Enterprise》(以下簡稱“《The
Humachine》”)則認為,人機共融體是地球生命歷史中出現的一種新型智能,這種智能并不是能模仿人類的電子人、機器人或人工智能,也不是將人的某些屬性與機器結合起來,或是將某些機械屬性結合到人身上,人機共融體是指將人類的品質(如創造力、直覺、同情心、判斷力)與機器的機械效率、規模經濟、大數據處理能力結合在一起,再加上人工智能,在保持人類和機器優點的同時克服它們的局限和缺點。
3.人機共融關鍵技術
人機共融關鍵技術包括結構設計與動力學設計、共融機器人的環境主動感知與自然交互、智能控制和決策方法、體系構建和操作系統完善等方面。具體來看,要想實現人機共融,離不開,人工智能、人機交互及傳感器技術。
(1)人機交互
人機交互的發展是實現人機共融的必經之路。近幾十年,人機交互技術已經越來越豐富了。圖形交互、可視化技術、動漫技術、語音識別、自然語言理解、圖象和視頻的識別、動作的捕捉、虛擬現實等,這些交互技術催生了機器人發展的重要方向,就是加強人機交互。
(2)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是機器人的大腦,也是人機共融的核心,目前,人工智能中的深度學習與強化學習得到了很好的應用。將人工智能嵌入生產制造環節,可使機器人更加聰明、靈活,在更多復雜情況下自主運行。
(3)傳感器
傳感技術是智能制造的重要組成部分,智能傳感器促使機器人模仿人類的感覺系統來感知環境,推動人機共融的發展。例如,智能設備和機器人結合相關的軟件,可以實現“看”、“聽”、“聞”或“感覺”,“直觀地”了解其所處環境,作出相應的響應。
4.人機共融目標
機共融的目標是:人與機器人可以相互理解、相互感知、相互幫助,實現人機共同演進。
所謂人機共融是人與機器人關系的一種抽象概念,它有以下4個方面的內涵,人與機器人的關系將朝著這4個方面發展:
(1)人機智能融合,人與機器人在感知、思考、決策上有著不同層面的互補
(2)人機共進,人與機器人相處后,彼此間的認知更加深刻
(3)人機協調,人與機器人能夠順暢交流,協調動作
(4)人機合作,人與機器人可以分工明確,高效地完成同一任務
以上梳理了人機共融的定義、關鍵技術等,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人機交互設計是什么?目標、要素與應用場景介紹
人工智能技術有哪些?人工智能十大技術趨勢解析
AMiner:人工智能之人機交互[99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