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容器行業產業鏈
壓力容器行業產業鏈的上游是原材料和部件,中游主要是增值服務供應商,下游則是相關的各個行業。
產業鏈上游原材料主要有不銹鋼、碳鋼和有色金屬等,部件主要是工藝管道、閥門電氣設備和儀器等。
產業鏈中游增值服務供應商分為傳統壓力設備制造商和模塊化壓力設備制造商,及行業相關的增值服務供應商,如數字化設計及工廠管理等。
產業鏈下游應用行業則包括石油及天然氣行業、化工行業、制藥行業、新能源行業、冶金行業、電子化學品行業和日化行業等。數據顯示,2019年壓力容器行業下游應用中石油和天然氣占比最多,約37%,化工行業占比約21%,新能源行業占比約10%,挖掘冶金行業約占比9%。

壓力容器行業市場規模
數據統計,2014-2019年中國壓力容器行業的市場規模由1242億元人民幣增長到了1852億元人民幣,2015-2019年的年復合增長率為8.3%;截至2020年我國壓力人群登記數量突破430萬臺,同比增長4.89%;
預計到2024年中國壓力容器行業市場規模將達3100億元人民幣,2020-2024年的復合增長率預計將達21.8%,模塊化壓力設備的復合增長率也將高達21.8%。

行業驅動因素:
政策對傳統制造業技術發展的支持:國家連續出臺多項政策支持壓力容器行業的發展,如《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政策等,為國內的壓力容器制造商帶來了海外的市場機遇。
下游行業的發展和創新驅動需求:隨著社會科技發展,壓力容器制造的下游應用行業也開始對壓力容器制造廠商提出更多的定制化需求。如在制藥行業,隨著生物制劑、單抗、雙抗、疫苗、基因治療與CXO的發展,不銹鋼與一次性的生物醫藥加工設備的需求日趨旺盛。

容器技術全面發展:相關技術由最開始的傳統容器制造,漸漸發展出了由模塊化壓力設備以及其他物聯網設備組裝而成的集成系統。
行業制約因素:
壓力容器行業質量標準較為嚴格,準入門檻較高。在生產資質與合規要求方面,壓力容器必須要受國家強制性的許可證管理,且還要符合全球標準;資本投資方面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才能完善工廠建設、設備生產與測試、原材料采購及技術的發展。
壓力容器行業發展趨勢
海外市場不斷擴大:隨著國家對外貿易政策的不斷推進,且中國廠商的技術日漸成熟,與國際公司差異逐漸縮小,預計到2024年中國壓力容器的出口價值將達648億元人民幣。

產能充足且創新能力良好的企業將脫穎而出:運輸能力高、高端人才多且經驗豐富、客戶由長期穩定需求的大型跨國公司主導、項目經驗充足的企業在未來將更容易在行業中脫穎而出。
本文由@AG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參考資料
《2022年中國壓力容器市場需求分析及森松國際發展研究報告(58頁).pdf》
推薦閱讀
《蘭石重裝-石化裝備排頭兵轉型煥發新生機-220325(29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