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數字電網
數字電網定義目前數字電網在國際上尚未有統一的定義,不同企業對數字電網有不同的理解,主要集中在以下兩個方面:
1)基于物理電網的數字化。結合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應用和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實現基礎數據全環節、全時空、全過程的全面貫通和全面共享,對電網基礎結構的全景可視,對電網運行狀態的全面感知,以及對電網智能設備的全面可控,橫向打破數據壁壘,縱向滿足管理決策需求。
2)基于數字電網路由器。將同步電網劃分為異步、自主但相互聯系的不同大小電網,實現中央控制到分散控制的轉變。為進一步提升電網數字化水平,充分應用“云大物移智”新技術理念。
2.數字電網框架
數字電網總體架構包含技術架構、安全運行體系、數據資產管理體系和數字化保障體系。吳小辰對技術架構做了深度解讀,基礎設施層構建了云管邊端的技術架構,支撐數據規?;杉?、傳輸、存儲、計算等要求;技術平臺層包括南網云、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區塊鏈等基礎技術平臺,其中,云數融合的數據中心是南網的一大特色,實現了全網數據集中管理,為全網用戶提供統一的數據服務。企業級中臺包含了4大中臺,分別是業務中臺、技術中臺、數據中臺和安全中臺,支撐各類業務場景的快速構建和敏捷迭代和智慧升級。最北面是數字化應用,依托數字電網、數字運營、數字服務、數字產業形成數字生態,推進數字化轉型。

3.數字電網關鍵技術
(1)智能傳感技術
智能傳感技術包括光纖傳感、生物特征識別、無線傳感、圖像識別、傳感網等技術。智能傳感器獲取能源互聯網中輸配電網、電氣化交通網、信息通信網、天然氣網運行狀態數據及用戶側各類聯網用能設備、分布式電源及微電網的運行狀態參數,傳感器數據經過處理、聚集、分析并提供改進的控制策略。
(2)異構通信技術
伴隨著時代進程的不斷推進,在數字電網的孿生系統的分布、連接以及數據方面也提出了比以往更為嚴格的要求,這對于電力通信基礎設施來說是一種非常嚴峻的挑戰。當前階段的無線技術的功能發揮會受到一些因素的限制,所以其不能夠實現海量連接、低消低耗以及深度覆蓋方面的能力。通過對現代化先進大規模多天線技術以及超密集異構網絡技術的結合應用,便能夠達到
5G 的高效率、高容量以及低時延的接入效果,而實現軟開放技術與電力切片技術的結合,便能夠更好地滿足 5G
通信資源在動態編排以及定制方面的需求,有效提高虛擬電網指令控制的精準性。
(3)數據中臺技術
數據中臺技術平臺將云或其他基礎設施的各種技術中間件的能力進行整合并封裝成微服務,提供規范一致的接口,負責完成消息傳遞、服務管理、數據分析、數據服務等方面的工作,為前臺、業務中臺、數據中臺的建設提供支撐。
(4)電網數字模型
電網數字模型能夠有效地反映出物理電網的元素組成以及運行過程中所表現出的狀態,同時也能夠直觀地表現出相關決策的影響,其在數字電網從實到虛以及從虛到實的過程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上梳理了數字電網的定義、結構及關鍵技術,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南方電網:數字電網實踐白皮書(84頁).pdf
國家電網:數字孿生電網白皮書(24頁).pdf
南方電網:數字電網標準框架白皮書(2022年)(36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