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虛擬社區是什么?
Rheingold最早對虛擬社區進行了定義“一群主要通過計算機網絡溝通的人們,彼此間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分享某些知識和信息、互相關懷,從而形成的團體?!?/p>
除此之外,就世界來看,國內外學者對虛擬社區概念有著三類的研究,分別為系統說、技術說、社會群體關系說。
(1)系統說認為虛擬社區人們基于共同的興趣、目標,通過使用網絡工具進行在線交流與互動的網絡共同體,例如,Preece認為虛擬社區是由人、共同目標、政策和計算機系統組成的一個系統。
(2)技術說認為虛擬社區僅僅是基于網絡和軟件技術構建而成的一種技術現象,技術支持是虛擬社區形成的關鍵因素。
(3)社會群體關系說認為虛擬社區是人們為了滿足某種需要,以信息技術為依托,在網絡空間中形成、由聯系相對密切的人所組成的具有共同目標的群體關系總和。

2、虛擬社區特點
(1)虛擬性
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①社區空間是虛擬的網絡空間,無固定場所,非面對面的交流,用戶利用計算機網絡技術實現跨越時間和空間的交流。②虛擬社區用戶的虛擬性。虛擬社區用戶身份往往并非真實的,而是以任意注冊名、性別、年齡等身份存在。盡管有一些實名制的虛擬社區存在,然而大部分虛擬社區都是以非實名制方式存在。
雖然都是在虛擬的網絡空間中進行交流,但虛擬社區與虛擬團隊、數字化社區是不同的。虛擬團隊一般是為了完成某項任務而臨時成立,任務一旦完成,虛擬團隊就會解散;虛擬團隊的成員一般隸屬于某個實際的組織,成員的關系是以實際組織的關系為基礎,受實際組織內關系的影響和制約,而虛擬社區是人們在興趣的驅動下自愿參與并形成的群體,在實際生活中并不認識。數字化社區則是將現實社區環境轉移到網絡空間上,現實社區的成員利用網絡技術進行相互交流,開展社區活動,從而提高現實社區的互動性,但不能改變社區的真實性。
(2)開放自組織性
虛擬社區是網民在興趣或需求的驅動下自發地形成的,虛擬社區對每個網民都是開放的,網民加入、參與或者退出都是自愿的,不受傳統的組織約束或外部強迫,虛擬社區的建設和管理也主要依靠社區用戶的自治。
(3)人際關系性
推動虛擬社區發展不僅依賴于虛擬社區經營者的資金投入和社區技術支持,更重要的是虛擬社區用戶的人際互動交流,這一點可以將虛擬社區和在線信息網站區分開。頻繁的互動交流是虛擬社區生命力的體現,豐富的知識內容、開放的互動交流環境是虛擬社區吸引用戶的關鍵。通過一段時間的互動交流,最終會在虛擬社區用戶間形成一種關系網絡,增強社區用戶對社區的歸屬感和忠誠度,從而使虛擬社區保持一群穩定的使用者。
3、虛擬社區有哪些?
虛擬社區的最初形式為非商業性模式,如BBS、聊天室等,主要目的用來滿足用戶間情感交流和知識交流,沒有參雜任何貨幣交易。隨著虛擬社區的進一步發展,出現了以購物、娛樂、交易為主的商業性虛擬社區,虛擬社區的功能不單單為情感交流和信息傳遞。20世紀以來,虛擬社區經過蓬勃發展,日益成熟,人們更多的將帶有商業性的虛擬社區稱之為B2B、B2C、C2C等,將游戲娛樂為主的虛擬社區稱為網游社區,而關于虛擬社區的具體形態被普遍理解為論壇(貼吧)、個人空間、微博。
推薦閱讀
《巴塞爾應用經濟大學:個性化客戶協作和虛擬社區的力量(英文版)(13頁).pdf》
《媒體行業Roblox系列研究之一:工具賦能、社區創作打造多元虛擬世界-20210525(29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