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數字音樂
數字音樂產生于20世紀90年代,以計算機科學來講,數字技術是一種計算機可識別的語言“0”和“1”的二進制編碼,數字音樂中的“數字”二字便是指數字技術,數字音樂就是將音樂用數字形式進行創作、存儲,以網絡的方式進行傳播和消費,實際人們可以利用網絡通過移動終端進行收聽、下載、存儲。這一概念相較于傳統的磁帶、CD等實體唱片,數字音樂更易制作、存儲和傳播,傳播過程中音質不會損壞,極大提高了音樂傳播的便利性。
數字音樂產品是當下普通消費者都能夠享用的文化產品,它是典型的精神產品,沒有了實物載體,精神內容決定其屬性和價值。數字化改變了精神經濟時代網路數字音樂的生產方式、呈現形態、傳播渠道、消費方式和受眾分布。它的生產、傳播、流通和消費以網絡環境和數字化技術作為支撐,是精神經濟時代一種新的音樂消費型態。

數字音樂平臺有哪些?
國內主流數字音樂平臺有網易云音樂、QQ音樂、酷我音樂、酷狗音樂。

2.中國數字音樂產業鏈
中國數字音樂產業鏈主要分為創作方、錄制方、版權方和渠道四大部分。
音樂創作方主要是獨立音樂人、詞曲作者和音樂工作室。音樂錄制方有SONY
MUSIC、滾石唱片等。音樂版權方包括音樂版權代理/運營、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SONY等。音樂發行渠道與用戶直接接觸,包括數字音樂平臺如網易云、QQ音樂等,在線K歌平臺如全民K歌、唱吧等,渠道還包括自助KTV、音樂綜藝/演出、長短視頻平臺、音游、瀏覽器、社交媒體、音頻電臺平臺等。

3.中國數字音樂市場規模
用戶偏好:根據比達咨詢所調查的2020年H1中國數字音樂用戶偏好流派中可知,我國數字音樂用戶最愛流行音樂,占比達46.50%;其次喜愛的是中國風音樂與電子音樂??梢娏餍幸魳肥菙底忠魳肥袌鲋髁?,而中國風音樂、電子音樂、爵士音樂和民謠在未來也能大有發展。

市場規模:根據艾瑞咨詢統計,2019年數字音樂行業市場總收入規模為100.9億元,同比增長32.2%,2020Q1收到疫情在線經濟火熱催化,以“宅”經濟為主要模式的數字音樂方式同比增長,目前,我國數字音樂行業的付費模式以購買數字專輯和會員增值服務為主,其策略主要還是搶奪優質的版權內容資源。

艾瑞咨詢數據顯示,我國2018年數字音樂付費用戶達3877萬人,滲透率為5.3%,與美國數字音樂接近40%的付費用戶滲透率仍有差距,發展空間較大。促進用戶付費模式多樣化,加強用戶體驗以提升付費用戶持續購買力,并且促進付費用戶群體擴大會是數字音樂產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我國數字音樂市場中,騰訊系產品用戶規模最大,占據市場前三位,網易云僅次于騰訊。從月活躍用戶量來看,2020年1到3月QQ音樂、酷狗音樂遙遙領先于其他在線音樂平臺,酷狗音樂平臺月活躍用戶數量為2.92億人,QQ音樂為2.52億人。

更多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艾瑞咨詢:2020年中國音樂產業發展研究報告—數字篇(49頁).pdf》
《極光:國內在線音樂社區研究報告(31頁).pdf》
《網易云音樂:2022年華語樂壇趨勢報告(18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