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共享工廠
“共享工廠”的概念近年來才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中,還未形成廣泛認可的明確概念。
初級的共享工廠,以生產性為主,即制造企業基于互聯網把所擁有的制造資源數字化、在線化,通過向社會分享技術、裝備、服務等,即企業共享閑置資源,將線下資源通過互聯網這一平臺與線上資源高效整合,充分利用大數據時代下的信息價值,甚至可以在全球的范圍內資源共享,帶來更高的生產與銷售效率,雛形為早期不同品牌代工的代工廠。
高級的共享工廠,以科研創新為主。是基于“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精神,共享理念進一步深入,大型制造企業為小微企業及創業者搭建的創新創業平臺,結合辦公研發、生產、服務、技術等支持,帶有明顯的創業孵化功能:即提供開放性工作、生產及對接消費者的空間,整合并共享平臺上的制造、宣傳、銷售等能力,提供財務、人力、金融等創業服務,打造面向內部的企業員工以及社會個人和團體的創新創業生態系統,為小微企業及創業者提供研發、生產、銷售全平臺及全要素的創業和生產服務,降低社會創新創業成本,助力創業者創業。

2.共享工廠類型
根據其規模和其輻射范圍可分為兩類:
(1)小型類,從規模上來說,園區人數在300人左右,制造業的資源共享服務輻射范圍是區域性的,在一個區域內社會中的各種創業團體分享各種研發及生產資源,本的研究便屬于此類型。
(2)大型類,規模更大,服務的人數更多,通過互聯網平臺,大型制造業甚至可以在全球范圍內共享其各種資源和服務。
3.共享工廠產生背景
(1)創新2.0模式的到來
信息技術、網絡技術的發展,帶來了各個行業知識創新的的重新解構,創新的模式由1.0進入了2.0的時代。
創新1.0,即為工業時代傳統的創新方式,自上而下,由公司的研發人員開始,將創新的理念傳達到生產部門,然后再面向消費者,即創新有明顯的層級,由技術出發,從生產到消費,由科研人員主導,用戶被動性地接受和使用,這是由工業社會的生產結構決定的。而進入信息時代以來,隨著社會和科技的進步,創新的模式也發生了結構性的變化。由于互聯網尤其是移動互聯網地發展,信息和知識得到了更迅速和廣闊的傳播,通過互聯網,大眾得以更加便捷的得到各種信息。知識信息的扁平化傳播也帶來了創新的扁平化。
創新2.0不再是以研發人員為主導然后再到生產,由用戶被動接受,而是用戶就可以參與到創新之中,從被動接受轉化為參與創新的主體,是一種知識和創新向大眾擴散、大眾參與創新的形態。創新2.0以用戶為出發點,實現創新的民主化,這一體系能夠實現更高的成果轉化率,同時也更便于推廣。而共享工廠能夠很好的作為實現創新2.0的平臺,通過提供從設計到生產的一系列服務供大眾使用,鼓勵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促進行業進步,推動構建創新型社會。
(2)互聯網+制造的產業升級
互聯網的發展也促進著制造業的轉型升級,從2012年到2013年,互聯網與制造業開始走向融合,美國以及德國政府相繼提出了“工業互聯網”、“工業4.0”的概念,隨后中國也提出了“互聯網+”、“中國制造
2025”等戰略,借助互聯網與工業的深度結合來提高制造業在國際上的競爭力。
“互聯網+制造”的體系是一個新的制造生態系統,生產鏈的各個環節(從研發設計、不同構件的各個生產環節的工廠、銷售等)全部都通過互聯網結合互通。在這種標準化和數字化的系統中,產業鏈是分散的而不是集中控制,生產的模式也變得更加的靈活。企業生產不再是從上游的研發開始,而是從下游用戶的需求開始,將用戶的需求轉化為合適的產品。這種變化使用戶對產品具有極大的話語權,用戶個性化、多樣化的需求開始成為企業創新的主要推動力。
如以海爾為例,在互聯網時代的轉型中,把內部的結構顛覆,層級壓縮,將員工創客化,企業平臺化,用這個平臺來產生創業團隊,每個人都可利用這個平臺進創業,把用戶的個性需求放在首位。在這一模式下,企業的大規模成產轉變成為規?;亩ㄖ?。
互聯網+制造的背景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以大眾創新作為產品的研發方式和創新模式,而共享工廠可以為大眾創新提供整個流程、全方位的支持,越來越受到企業的重視。
4.共享工廠的特點
(1)資源聚集
資源聚集是指共享工廠提供如舒適的辦公和研發空間、用于樣品制作的生產空間或制作坊、創意產品的展覽空間、交流與會議洽談空間,以及方便創新創業的各種服務,即培訓學習、融資及資本支持、產品成熟后的大規模生產、后續的銷售與推廣等全套的孵化支持,為創意工作者打造一個全方位一體化的創新創業平臺,減小創業的難度和失敗的概率。
(2)邊界開放
一方面,是指入住共享工廠的群體的開放性,即對所有行業相關的小微企業或創業者、甚至僅僅是業余愛好者開放,均可以入駐,其服務對象和服務模式是開放的;另一方面,共享工廠的實體是向社會和消費者開放的,消費者亦可以來到共享工廠內參觀,并與設計師合作,深度參與到定制等所有環節,獲得自己所需的個性化產品。
(3)共用共享
如辦公空間大家共同使用,專業生產設備對所用入駐的創業者開放,大家可以用同樣的展示空間展示自己的產品,每個創意工作者都會享受到提供的各種創業服務等,所有相關資源共用共享。另一方面還有知識創造性的共享,會鼓勵創業者相互分享知識、技能和經驗,相互學習與交流,在思維的碰撞中迸發出創造的火花。
(4)實踐創新
共享工廠為創意工作者提供創業和成長的平臺,實踐和創新是其最根本的精神內核,也是共享工廠運行的驅動力。共享工廠服務的對象是具有創新能力的小微企業和創業者,并提供小規模的生產與制作空間,使創業者在實踐中不斷改進自己的構思,最終設計出合適的產品。因此,實踐和創新是共享工廠最為鮮明的特征。
更多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研報】機械行業工業自動化系列專題之一:工業自動化浪潮加速國產機器人崛起-210610(35頁).pdf》
《國家信息中心: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1)(54頁).pdf》
《德勤:實施智能工廠建設-價值驅動新視角(20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