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氣氣溶膠
大氣氣溶膠又稱氣膠或者煙霧質,其定義為由空氣動力學直徑在0.001~100
μm范圍內的固體或液體顆粒物懸浮、分散在氣體介質中形成的穩定分散體系。氣溶膠是包含分散相和分散介質的統一整體。氣溶膠的形狀和種類多種多樣,可以是球形,也可以是片狀或其他不規則形狀,云、霧、塵埃、煙、粉塵等都是氣溶膠的具體實例。

2.大氣氣溶膠的分類
根據分類依據的不同,氣溶膠的類別也不同。常用的分類方法是按照氣溶膠的物理形態、來源和粒徑等特點來進行分類。
(1)根據來源不同,氣溶膠分為由人類活動和工業生產產生的人為型氣溶膠和大氣環境產生的自然型氣溶膠兩部分。自然型氣溶膠包括地面揚塵、海水濺沫、火山噴發、森林燃燒生成的細小顆粒以及宇宙塵埃等;人為型氣溶膠包括生物質和森林燃燒、農業活動、交通運輸和工業排放的等一系列人為活動產生的微粒。
(2)根據氣溶膠的性質可以分為有機氣溶膠與無機氣溶膠。根據不同的形成機理,氣溶膠可分為由污染源直接排放產生的一次氣溶膠和二次氣溶膠。二次氣溶膠是大氣中的氣態前體物包括二氧化硫(Sulfur
Dioxide,SO2),氮氧化物(Nitrogen Oxides,NOx),氧氣,揮發性有機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等,在太陽輻射作用下互相發生化學反應(例如紫外光、臭氧(Ozone,O3)、OH
自由基等引起的光化學反應)生成的新的大氣顆粒物。二次氣溶膠是獨立于排放源的新產生的微粒,一般以細粒子為主。
(3)根據物理形態,氣溶膠可分為以下三類:固態氣溶膠(煙、塵);液態氣溶膠(霧);固液混合態氣溶膠(煙霧、霾)。根據空氣動力學直徑大小,氣溶膠可以分為:
①總懸浮顆粒物:用標準大容量顆粒采樣器在濾膜上所收集到的顆粒物的總質量,是影響城市空氣質量的首要污染物。
②飄塵:在大氣中長期漂浮且粒徑小于 10 μm 的微粒。
③降塵:粒徑大于 10 μm 且可以通過自身重力沉降的粒子。一定時間內單位面積上的降塵量是評估大氣塵粒污染程度的主要指標之一。
④可吸入顆粒物(Inhalable Particles,PM10):能被人直接吸入呼吸道造成危害的微粒。
以上梳理了大氣氣溶膠的定義及分類,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大氣污染?主要來源是什么?危害有哪些?
U.S.PIRG:2021年碳定價策略報告-為全球變暖污染定價 (英文版)(39頁).pdf
unepfi:潛水-金融、海洋污染和海岸恢復力(英文版)(104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