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海洋生產總值?
海洋生產總值是海洋經濟生產活動的簡稱,是指在一定時期內按市場價格計算的各沿海地區海洋生產活動的總體描述。和GDP這一概念相對應,是衡量特地沿海區域或國家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的量化指標,也是了解特定區域內海洋經濟整體運行情況和制定相應經濟政策的主要根據。
其作用主要有如下三點:
1、從生產角度來看,能夠反映我國特定沿海區域海洋經濟的整體規模和海洋產業結構;
2、從使用角度來看,能夠反映特定沿海區域海洋經濟的需求結構、需求規模以及區域海洋經濟競爭力;
3、從地域角度來看,海洋生產總值一定程度上是區域海洋經濟總量的全部反映,通過與其它區域海洋生產總值的橫向對比,可以大致了解各海洋產業結構是否合理,對指導沿海區域海洋經濟協調有序的發展存在重大的意義。
2021年我國海洋生產總值首次突破9萬億元
據自然資源部《2021年中國海洋經濟統計公報》,經初步核算,2021年全國海洋生產總值首次突破9萬億元,達90385億元,比上年增長8.3%,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8.0%,占沿海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5.0%。其中,海洋第一產業增加值4562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30188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55635億元,分別占海洋生產總值的5.0%、33.4%和61.6%。
主要海洋產業發展情況
2021年,我國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34050億元,比上年增長達10.0%,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發展潛力與韌性彰顯。海洋電力業、海水利用業和海洋生物醫藥業等新興產業增勢持續擴大,濱海旅游業實現恢復性增長。海洋交通運輸業和海洋船舶工業等傳統產業呈現較快增長態勢。

主要海洋產業發展情況如下:
——海洋漁業
海洋漁業轉型升級持續推進,養捕結構進一步優化,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能力不斷加強,綠色、智能和深遠海養殖加速發展。海洋漁業全年實現增加值5297億元,比上年增長4.5%。
——海洋油氣業2021年海洋油、氣產量分別比上年增長6.2%和6.9%,海洋原油增量占全國原油增量的78.2%,有效保障我國能源穩定供給和安全。渤海、珠江口等地區的一批海上油氣田勘探獲重大發現,國內首個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正式投產。海洋油氣業全年實現增加值1618億元,比上年增長6.4%。
——海洋礦業 海洋礦業全年實現增加值180億元,比上年下降3.4%。
——海洋鹽業 海鹽產量大幅減少,全年實現增加值34億元,比上年下降12.2%。
——海洋化工業
隨著國內對化工等原材料產品需求增加,海洋石化、鹽化工產品量價齊升,海洋化工業持續增長。全年實現增加值617億元,比上年增長6.0%。
——海洋生物醫藥業
國家對海洋生物醫藥的政策支持和研發力度不斷加大,產業化進程加快。海洋生物醫藥業增勢良好,全年實現增加值494億元,比上年增長18.7%。
——海洋電力業2021年海上風電新增并網容量1690萬千瓦,是上年的5.5倍,累計裝機容量躍居世界第一。潮流能、波浪能等海洋能開發利用技術的研發示范持續推進。海洋電力業全年實現增加值329億元,比上年增長30.5%。
——海水利用業 海水利用科技創新步伐加快,海水淡化工程規模不斷增加。海水利用業保持較快發展,全年實現增加值24億元,比上年增長16.4%。
——海洋船舶工業 隨著世界航運市場逐步回暖,全球新船需求顯著回升,2021
年我國新承接海船訂單、海船完工量和手持海船訂單分別為2402、1204和3610萬修正總噸,分別比上年增長147.9%、11.3%和44.3%,占國際市場份額保持領先,船舶綠色化、高端化轉型發展加速。海洋船舶工業全年實現增加值1264億元,比上年增長7.7%。
——海洋工程建筑業
海洋工程建筑業穩步發展,跨海橋梁、海底隧道等多項工程有序推進,以智慧港口為代表的海洋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持續發力。海洋工程建筑業全年實現增加值1432億元,比上年增長2.6%。
——海洋交通運輸業
隨著對外貿易快速復蘇,遠洋運力供給不斷強化,沿海港口生產穩步增長。2021年我國海洋貨物周轉量比上年增長8.8%,沿海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集裝箱吞吐量分別比上年增長5.2%和6.4%。全年實現增加值7466億元,比上年增長10.3%。
——濱海旅游業
隨著助企紓困和刺激消費政策的陸續出臺,濱海旅游市場逐步回暖,但受疫情多點散發影響,濱海旅游尚未恢復到疫情前水平。全年實現增加值15297億元,比上年增長12.8%。
區域海洋經濟發展情況
2021年,北部海洋經濟圈海洋生產總值25867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5.1%,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28.6%;東部海洋經濟圈海洋生產總值29000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2.8%,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2.1%;南部海洋經濟圈海洋生產總值35518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3.2%,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9.3%。

2022一季度海洋生產總值2.0萬億元
據自然資源部,經初步核算,一季度海洋生產總值2.0萬億元,同比增長4.1%。主要指標處于合理區間,海洋經濟開局總體平穩。
其中:
一、海洋新興產業平穩較快發展。對部分企業的問卷調研顯示,海洋生物醫藥業、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業企業一季度營業收入實現同比增長的占比分別為55.9%、53.2%,利潤實現同比增長的占比分別為52.9%、41.9%。
二、海洋傳統產業發展態勢較好。海洋油氣產量同比分別增長8.8%、15.9%;沿海港口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分別增長1.8%、2.5%,海洋客貨運量同比分別下降12.9%、增長3.4%;全國新承接海船訂單同比下降34.7%,海船完工量同比增長12.4%。
三、海洋領域融資規模增勢良好。12家海洋領域IPO企業完成上市,融資規模99億元,是上年同期增長67.6%,占全部IPO企業融資規模的5.5%。藍色100股票指數有所回落,截至3月末,指數較上年末下跌9.9%,同期滬深300下跌14.5%。
四、海洋對外貿易穩步增長。海運進出口總額同比增長15.8%,其中出口額同比增長20.4%,進口額同比增長9.6%。水產品進出口總額增長較快,水產品、風力發電機組及零件和船舶進出口額同比分別增長25.4%、1.9%、下降6.3%。
推薦閱讀
報告
《國家海洋信息中心:2020中國海洋經濟發展指數(10頁).pdf》
《啟信寶:中國海洋經濟產業發展研究報告(92頁).pdf》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海洋經濟發展趨勢及產業規劃思路(63頁)(景略咨詢).pdf》
資訊
什么是海洋經濟?海洋經濟包括什么?相關政策匯總
什么是藍色經濟?主要特征是?與海洋經濟的區別在哪?
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