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什么是VMI嗎?供應鏈管理當中VMI的優勢有哪些?下面三個皮匠報告將為你做詳細介紹。
VMI(Vendor Managed
Inventory)就是由下游供應商來管理上游企業的庫存。VMI的本質是客戶將需采購的零部件的庫存,交由該零部件的提供商負責,客戶不再設專門的庫存,供應商從客戶處得到該零件的實時消耗情況,制定補貨計劃。
VMI的目的是為了解放客戶,讓客戶將精力放在自身的核心產業上,與此同時不再設立庫存,降低資金占用和倉儲費用,而供應商可以根據最真實的零部件消耗情況,合理安排生產,減少牛鞭效應,降低庫存,平穩生產,也到達降低成本的目的。
1985年美國最大的零售商沃爾瑪和他的最緊密合作伙伴寶潔公司開始實施VMI,在原來基礎上又有了進一步的提升,沃爾瑪將自身庫存完全管理職能完全交給了供應商,自此,供應商的成品庫就是銷售商的庫存,從環節上就少了一個庫,加上寶潔公司從沃爾瑪獲得的實時銷售數據,掌握了寶潔公司在沃爾瑪銷售過程中的各個環節的產品數量,合理調整生產,利用小批量,多頻次的送貨方式,將庫存降到了最低,而商品的缺貨率也大幅降低,從而提升了客戶滿意度。

供應鏈管理中VMI的優勢
VMI能為上下游的客戶和供應商帶來雙贏,實現供應鏈成本最低。
供應鏈方面的優勢主要體現在供應鏈中各個環節所存在的庫存優勢上,它將多層次的上下游庫存問題,整合成了單層次的庫存管理問題,和傳統的訂單拉動式補貨相比,VMI是按照客戶的歷史數據進行的消費預測,作為市場的消費預測和補貨的依據。即由最近的消費信息,來得到未來短期的銷售預期,上游供貨商可以更有效、更快捷的對市場的波動進行應對。
同時,VMI也打破了原來的以下游客戶為庫存決策者的格局,改為以上游供應商為庫存管理的中心,以雙方總體庫存最低為目標,在緊密的戰略框架協議下,實現了庫存決策權力的轉移,而下游客戶可以在戰略框架協議下,對庫存進行日常管理和建議,以達到持續改進的目的。
上游供應商將下游企業自身的生產計劃,各地銷售商、各級倉庫和終端POS銷售數據進行整合,將現有終端庫存與終端銷售的完整數據進行結合分析,結合核心企業生產計劃,為核心企業提供關鍵數據支撐,而核心企業只需根據市場反饋和自身生產進度,安排生產計劃即可,這樣核心企業能在理論上實現零庫存,也大大降低了上游供應商因生產計劃的不確定性而準備的額外庫存。VMI是一種有效的供應鏈庫存管理工具,它突破了傳統的模塊式的運作模式,以系統的、集成的管理思路進行統一考慮,使供應鏈的同步率得以提高。
VMI從根本上說就是消除所有的牛鞭效應。VMI的思想要求供應鏈上的所有相關企業共享其需求、生產、銷售、庫存等信息,相當于將上下游企業緊密連接在一起,減少在信息傳遞的過程中所產生的牛鞭效應,消除信息傳遞錯誤或每個環節安全余量所帶來的額外庫存,優化供應鏈。其中的關鍵就是信息的透明、真實、有效、迅速,只有這樣才能大大地緩解上游供應商的庫存壓力,避免牛鞭效應。
VMI的實施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企業的信息系統,比較完善的信息系統可以大大提高VMI的實施成功率,這里指的信息系統并不是單個企業的信息系統,而是在整個供應鏈中上下游的企業擁有完善程度差不多的信息系統,同時,他們能實現不同企業間的不同系統間的信息互通,如目前比較常用的電子數據交換技術等。上下游企業間的單據,票據,文件,計劃,庫存等數據和文件,能通過大家認可的格式,通過網絡實現數據交貨和線上處理等現代化商務手段。
在VMI實施過程中,供應商、生產商、分銷商、零售商、客戶通過網絡,在各自的信息系統中處理由整條供應鏈上其他企業傳輸過來的信息文件,并將處理完成的信息及時地傳輸到供應鏈上的其他企業的信息系統中,上游供應商可以整合客戶的需求信息,零售商的銷售情況,分銷商的庫存情況,生產商的生產計劃,最終整合成自身的供貨計劃,最大程度地減少牛鞭效應的產生,同樣,生產商也得到了第一手的銷售資料,同時,也不用考慮上游供應商的供貨能力,只需按需生產,生產物料自有供應商按時送到。分銷商在得到一手銷售數據和上游生產商的生產計劃后,無需再擔心突然之間的需求變化和生產商供貨減少,將自身庫存降到最低。而零售商更不用擔心無貨可賣或,貨物滯銷。而整個供應鏈上的庫存降到了最低,資金得到釋放,對供應鏈的進一步發展打下了基礎。
以上就是對VMI的簡單介紹了,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了解。
推薦閱讀
什么叫企業司庫管理?核心是什么?職能有哪些?
什么是財富管理?工具有哪些?流程介紹
什么是精益管理?工具和方法有哪些?五大原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