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皮匠報告前文介紹了BOT模式的定義及其與PPP模式的區別與聯系,作為新興融資模式的一種,BOT模式的結構、特點及優勢你都了解嗎?本文將具體解答上述疑問,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1.BOT模式結構
BOT模式的結構組成主要由以下組成:①項目最終所有者,一般是政府;②投資者,即股東;③項目公司;④貸款人;⑤承包商;⑥供應商;⑦運營商;⑧包銷商;⑨保險公司;⑩其他參與者,如財務、法律、風險等專業的技術顧問以及工程監理人員等。

2.bot模式特點
BOT模式的特色在于不僅順應了市場經濟發展規律,而且還是融合了政府參與的混合經濟模式。一方面,政府通過招標確定項目公司順應了市場競爭機制,民間資本在特許經營期內具有完備的經營權,是經濟學理論里完整的經濟人;另一方面,政府與私人企業機構簽署的BOT項目特許經營權協議實現了政府對項目的影響與控制,在立項、招投標等前期規劃階段政府意志起著決定性作用,在運營期間,政府持續擁有檢查監督的權力,上網發電電價制定也受到相關政策及法律法規制約。
3.BOT模式優勢
(1)緩解政府財政壓力
BOT項目能更好的提升社會閑置資金(企業留存資金、銀行貸款資金等)利用率、拓寬使用社會閑散資金的使用渠道,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政府對基礎設施投資的不足,有效降低政府財政壓力、減輕當地政府外債負擔。
(2)提高項目建設和管理效率
與政府直接投資的不靈活和低效率相比,為了實現特許經營期內利益最大化,BOT項目公司在設計、采購、施工、管理等多個環節科學引進先進技術,提高工程建設效率,有效控制造價成本,合理降低管理成本,相對縮短工期,增加有效營運期,提升運營收益業績,以盡可能短的時間收回投資成本,確保盈利。
(3)提升社會經濟效益
政府在基礎設施領域內擁有相對壟斷地位,通過BOT融資方式增加資金籌集渠道,引入市場機制,合理配置資源,解決政府財政緊張的難題,增強社會投資意愿,使一些亟待興建但又需要大量資金投入的基礎建設得以付諸實施,提高基礎設施業服務效率,加速經濟運行,營造良好市場環境,促進社會快速、健康發展。
4.bot模式運作方式
BOT 模式項目運作大致劃分為四個階段:
(1)前期準備階段。政府成立專門組織推進項目;聘請專業顧問單位進行經濟、技術、法律及開展程序等咨詢;開展招投標工作;中標后定項目公司,簽訂BOT特許經營協議和其他協議條款;開展環評、可研報告等;開展勘察、設計工作;簽訂EPC總承包合同、融資合同、監理合同;土地拆遷安置等開工前準備工作。
(2)建設階段。項目公司組織牽頭,總承包商開展工程建設,保證工程成本、進度、安全、質量如期完成,監理單位負責監督檢查并向業主負責報告。
(3)運營階段。工程竣工驗收后可投產運營,可項目公司或委托運營公司營運。
(4)移交階段。在特許經營期滿后,將根據協議內容移交政府,移交時應確保設備處于良好運行狀態。
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c2c模式是什么意思啊?特點有哪些?
b2b電子商務模式有哪些?中國b2b電子商務平臺介紹
b2b電子商務企業有哪些?主要上市企業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