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加快產業轉型,優化產業結構,推進社會轉向數字化和智能化;其中農業作為中國社會的根基,也要結合低碳化深入發展;那么什么是低碳農業?它有哪些特點?下面的文章將對此進行簡單介紹。
什么是低碳農業
低碳農業是在農業生產水平不斷提高的前提下,通過制度創新、科技進步、能源結構調整,在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盡量降低能源消耗強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減少農業對生態環境污染,實現農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低碳排放乃至零碳排放,以至獲得最大的社會經濟效益的生態高值農業發展模式。
發展低碳農業是改變落后的農業化產方式、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建設現代化農業的有效途徑,是提高農業生產效益、改善農村生態環境、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的必然選擇。

低碳農業的特點
(1)節約性。降低資源消耗、提升能源利用率、減少各種人力、財力、物力的投入,是建設節約型低碳農業的內在要求。
(2)效益性。低碳農業要求減少有害物品投入、減少資源消耗、實現廢棄物的循環利用,這些措施可以有效減少農業生產的成本,促進農民增收。
(3)安全性。低碳農業是-種優質安全的農業生產模式,它要求最大的減少農業生產全過程可能產生的不良影響。
(4)環保性。低碳農業發展要求對農業化學藥品實行替代、減量措施,要求對農業廢棄物實行循環利用減少廢棄物排放,要求在農業生產全過程實現低碳減排,這些都可以保證農業生產的清潔環保,減少農業污染,保護生態環境。
低碳農業功能
(1)農業生產。低碳農業也是一種農業生產方式,所以農業生產功能是其最基本的功能。
(2)安全保障。低碳農業要求提高科學技術,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推廣節能減排,保護資源環境;減少有害品投入,保證糧食質量。在氣候環境惡化、食品安全問題頻發的背景下,有助于保障我國糧食安全,提高國際競爭力。
(3)氣候調解。低碳農業倡導針對農業的碳源作用減少碳排放,針對農業的碳匯作用增加固碳能力,有助于對氣候進行調解。
(4)生態涵養。低碳農業發展采聯多種措施保護生態環境,具有生態涵養功能。
(5)農業金融。發展低碳農業減少的碳排放量可以通過國際碳金融市場進行碳交易,增加農民收益。
以上就是有關于低碳農業的定義、特點和功能的全部內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農業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永續農業是什么意思?特點有哪些?
什么是現代農業?有什么特征?現代農業有哪些發展問題?
低碳經濟概念,什么是低碳經濟?實質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