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外貿易作為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方式,對社會的進步有著巨大作用,而在當今全球交流已經日?;那闆r下,對外貿易的地位變得更加重要;尤其2020年后,全球開始步入疫情時代,疫情的影響使得各國經濟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打擊;在疫情影響減弱后,我國也出臺了各類經濟政策維持市場穩定,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2021四季度以來我國出臺的外貿政策。
2021年四季度以來的穩外貿政策
2021年10月13日,商務部等24部門發布關于印發《“十四五”服務貿易發展規劃》的通知,確定“十四五”時期服務貿易發展的主要目標是:貿易規模進一步擴大。優化貿易結構,發展價值鏈高端貿易產業,優化對外貿易營商環境。
2021年10月27日,在中國-東盟建立對話關系30周年之際關于進一步提升經貿合作水平的聯合聲明中,中國和東盟表示:雙方將推動食品、農產品、醫藥、汽車、電子商務等行業領
城建立定期對話交流機制和平臺,深化疫情防控合作,促進抗疫藥品、疫苗的生產和公平獲取。加強區城金融基礎設施建設,研究金融科技、綠色金融和區域支付互聯互通等合作。
2021年11月2日,商務部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國家級經開區創新提升更好發揮開放平臺作用的通知》,《通知》表示要認真做好綜合發展水平考核評價工作、強化穩外貿穩外資示范帶動作用、積極有序引導綠色低碳發展、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加大財政金融支持、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強開發區動態管理、加強經驗復制推廣和宣傳工作、扎實做好基礎工作。
2021年11月18日,國務院關于同意在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暫時調整實施有關行政法規規定的批復中表示,對于自貿區運輸管理,國務院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通過運價備案檢查、班輪航線備案和信息化等手段,加強對從事沿海捎帶業務船舶的管理。
2021年11月23日,商務部發布《“十四五”對外貿易高質量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十四五"時期外貿重點任務包括加快發展貿易新業態,提升貿易數字化水平,構建綠色貿易體系,推進內外貿一體化,深化“一帶一路"貿易暢通合作等。
2021年12月25日,人民銀行外匯局發布《關于支持新型離岸國際貿易發展有關問題的通知》,支持基于實體經濟創新發展需要的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業務,對相關跨境資金結算實現本外幣一體化管理。對真實、合規的新型離岸國際貿易提供跨境資金結算便利,包括但不限于離岸轉手買賣、全球采購、委托境外加工、承包工程境外購買貨物等。
2021年12月2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商務部發布2021年版外資準入負面清單,進一步深化制造業開放,在自貿試驗區探索放寬服務業準入,提高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精準度,優化外資準入負面清單管理。
2021年12月28日,財政部發布《關于2022年暫免征收加工貿易企業內銷稅款緩稅利息的公告》,《公告》表示為推動外貿穩定發展,助企紓困,暫免征收加工貿易企業內銷稅款緩稅利息。
2022年1月1日,《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生效,中國將充分履行RCEP義務,高質量實施協定,擴大對外貿易和雙向投資,不斷穩固和強化產業鏈供應鏈,持續改善營商環境。引導地方、產業和企業利用好協定市場開放承諾和;規則,更好把握RCEP帶來的市場開放機遇。
2022年1月4日,國家外匯管理局開展跨境貿易投資高水平開放試點,拓寬企業跨境投融資渠道,支持中小微高新技術企業一定額度內自主借用外債,開展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和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試點。經常項目便利化方面,支持銀行優化新型國際貿易結算,有序擴大貿易收支軋差凈額結算企業范圍,貨物貿易特殊退匯免于登記。
2022年1月11日,國務院辦公廳引發《關于做好跨周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的意見》,《意見》表明要挖掘進出口潛力,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鼓勵外貿企業與航運企業簽訂長期協議。增設一批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穩市場主體保訂單,進一步穩定外貿領域就業。對紡織品、服裝、家具、鞋靴、塑料制品、箱包、玩具、石材、陶瓷、優勢特色農產品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出口企業,加大出口信貸、出口信保等政策支持力度。

以上就是2021年四季度以來我國所有的外貿政策的匯總,如果還想了解更多貿易與經濟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政策解讀欄目。
本文由@AG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出口績效?企業出口績效的影響因素有哪些?
中國首次發布出口管制的白皮書!全文一覽
貿易融資是什么意思?特點是什么?與供應鏈金融的區別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