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廢棄物處理市場前景規模
隨著中國大型外科手術的增加,手術切除的各類病原體增加,一次性醫療用品的種類和數量增加,醫療廢棄物的產量上升,中國醫療廢棄物處理將會迎來更加廣闊的市場。
據數據預測,2022年和2023年,中國醫療廢棄物產量和醫療廢棄物市場規模將會分別達到242.98萬噸、102.76億元;249.56萬噸、107.37億元。
中國醫療情況和危廢處理產量和規模預測

中國醫療危廢處理市場市場規模及變化趨勢預測(單位:億元,%)

醫療廢棄物處理行業發展趨勢
總體來看,醫療廢棄物處理總體會朝著兩個方向發展,分別是1、技術路線趨向規范化;2、項目投資成本逐步下降。
下面詳細的介紹一下這兩大趨勢:
1、技術路線趨向規范化
當前,中國的醫療廢棄物處置的技術路線選擇趨向于多樣化。此前,大部分的企業廣泛運用的兩種處理方式是高溫蒸煮(高壓)滅菌和焚燒處置,而熱解焚燒法,而熱解焚燒法實施是市場上普遍采用的方式,但是在《“十二五”危險廢物防治規劃》當中,明確的提到了,國家鼓勵采取非焚燒的技術路線處置醫療廢物。由此可見,此前,市場選擇的主流技術路線是和國家推廣的非焚燒技術路線相背離的。
隨著醫療廢物高溫滅菌處置技術的推廣以及《國家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基本思路》的提出,未來醫療廢棄物處理行業的技術路線將趨于規范,業內會出現明確的、可遵循的目標。
2、項目投資成本逐步下降
當前,國內的市場普遍的采用的是以焚燒為主的技術路線,焚燒路線包括了回轉窯焚燒爐技術和近年來發展較快的熱解焚燒技術,在這當中回轉窯焚燒爐技術的效果最好,但是處置費用較高,熱解焚燒技術具備處置效果好和處置成本低等特點,但是因為尾氣系統負荷頻繁變化,導致了間歇性污染發生率增加,并不符合當前綠色發展的需求。
此外,焚燒設施都比較的昂貴,例如,配置國家標準要求的焚燒尾氣在線監測裝置就需要100萬元左右的投資,項目投資成本過高既是行業投資熱度低的原因,也是國內部分環保企業望而卻步的因素。
但是未來,隨著政府對醫療環保事業的重視和不斷的支持,以及資本市場的不斷進入,醫療廢物處理行業的進入成本有望迎來降低局面。
文本由@鄧鄧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醫療廢物處置行業分析:政策要求強化處置需求提升(12頁).pdf
【精選】2021年瀚藍環境公司業務布局與盈利能力分析報告(19頁).pdf
醫療廢棄物處理龍頭企業有哪些?相關企業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