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營養、安全、健康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飲食的主題,功能性食品由于其特定的功能,受關注程度日益提升。本文將梳理2022年我國功能性食品行業現狀、問題及發展前景,以供參考。
1.功能性食品行業現狀及前景
得益于我國經濟水平的提升、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及健康生活意識的覺醒,近幾年,功能性食品在我國得到迅速發展,數據顯示,2016年-2020年,我國功能性食品市場規模從2226.58億元增長至2760.72億元,年復合增長率為5.5%;預計在市場需求的推動、行業監管政策不斷完善等因素的影響下,我國功能性食品將在未來幾年時間內繼續保持穩定增長態勢,預計到2025年市場規模將成功突破3500億元,達到3516.78億元,2021-2025年間年復合增長率為4.6%。

雖然我國功能性食品市場規模已形成不小的體量,但從各國人均功能性食品年消費額和市場滲透率來看,我國功能性食品仍處在發展初期,市場前景廣闊。
人均功能性食品年消費額方面,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人均功能性食品年消費額29美元,而以美日韓為首的三個發達國家人均消費依次是236美元、168美元和122美元,我國人均消費僅為韓國和美國的1/4、1/8左右。

功能性食品品市場滲透率方面,2019年我國滲透率為20%,僅為日本的1/2,還不到美國的一半。

由此可見,我國功能性食品在未來有著極大的成長空間。
2.我國功能性食品行業的痛點
(1)產品無法聲稱功能,與消費者溝通成本高
功能性食品按照普通食品來監管和生產,存在著普通食品面臨的無法進行功能聲稱的問題。有批文的產品可以降低與消費者溝通成本,功能性食品盡管產品中添加了功效性成分,但是在產品宣傳上無法進行保健功能聲稱,與消費者的溝通成本高。

(2)功效成分使用量被嚴格控制,產品功效或受影響
功能性原料的劑量是決定產品能否發揮功效的關鍵因素之一,功能性食品作為普通食品存在著產品功能性成分添加量上限低以及部分功能性原材料無法使用的問題。

(3)產品同質化嚴重,且價格高昂
當前,功能性食品產品無法直接聲稱功能,且市面上產品價格高同質化嚴重,年輕人喜新厭舊,產品很容易被其他同類產品替代,存在產品復購率低的問題。

(4)市場監管缺失,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現象
目前國家層面對功能性食品暫未有產品監管和認證標準,而消費者端僅能根據產品宣傳對產品配方、外觀等進行淺層次判斷。市面上部分產品存在概念性添加的問題,部分企業的產品質量問題,會影響整個行業的聲譽和消費者的信任。

以上梳理了當前我國功能性食品行業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未來,隨著監管政策的逐步完善,多種功效性原材料復配等因素的推動下,我國功能性食品將朝著健康、多樣化的方向穩定發展。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分析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什么是保健食品?生產企業有哪些?與藥品的區別分析
保健食品行業發展歷程、監管政策梳理
什么叫功能性食品?有哪些?與保健食品對比
生產功能性食品公司有哪些?國產功能性食品公司梳理
什么是食品安全追溯制度?分類、標準與實施意義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