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4.0”的提出推動了全球制造業的發展,各國都先后提出適合本國的工業發展戰略,旨在新一輪的工業革命中占據一定的地位。本文將梳理工業4.0的演變過程及全球主要國家工業4.0發展戰略,以供參考。
1.工業4.0演變過程
(1)工業1.0時代
家庭手工作坊無法滿足社會化商品交換的需求,機械化設備開始出現,機器代替手工勞動,生產力大幅提高,手工業開始發展。
(2)工業2.0時代
單個機械生產率見頂,產生社會化生產的需求,電氣設備/流水線逐漸成型,效率更高的流水線和自動化電氣設備代替了大量人力勞動,重工業并始發展。
(3)工業3.0時代
制造業進入穩定發展階段,產生精益生產需求,計算機及互聯網技術的出現讓工業出現較大的變革,出現數控機床,以及流程管理系統、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等工業軟件,效率進一步優化。
(4)工業4.0時代
需求的快速變動/人力成本上升產生智能生產需求,在物聯網、大數據、5G、人工智能等技術的加持下,出現智能工廠、智能物流C2M等新模式,工業互聯網推動制造業向服務化轉型。

2.全球主要國家工業4.0發展戰略
(1)美國
2012年,發布了《國家先進制造戰略計劃》,旨在協調各部門發展先進制造的政策。
2018年,提出了“5G
Fast”戰略旨在盡快部署5G及《美國先進制造業領導戰略》明確了15個重點技術方向,即智能和數字制造系統、先進工業機器人、人工智能、工業網絡安全。
(2)德國
2013年,推出"工業4.0"國家計劃,預計投資2億歐元,旨在提升制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人因工程學的智慧工廠,再商業流程及價值流程中整合客戶及商業伙伴。
2014年,通過《數字化行動議程》,確定了以寬帶打建、勞動世界數字化、IT安全問題等為主要內容的跨部委數字化戰略。
2016年,發布了《德國數字化戰略2025》,改戰略提到要在基礎設施領域推進智能互聯以加速經濟發展;促進中小企業、手工業和服務業商業模式數字化轉型;幫助德國企業推行工業4.0;注重科研創新,數字技術發展達到頂尖水平等。
2018年,通過了“高技術戰略2025(HTS
2025)”,旨在加大促進科研和創新,加強德國核心競爭力,保證可持續發展,確保國更富,民更強。到2025年,實現科研支出占比國民生產總值3.5%的目標。
(3)英國
2013年,制定了《英國工業2025戰略》,注重制造業的整體價值鏈發展。政府應鼓勵新商業模式,發展生產服務業,鼓勵生產和創新活動的集群化。
(4)法國
2013年,推出“新工業法國”, 布局數字制造、智能制造,帶動商業模式變革。
2015年,推出“未來工業”戰略,包含了新型物流、新型能源、可持續發展城市、生態出行和未來交通、未來醫療、數據經濟、智慧物體、數字安全和智慧飲食等九個信息化項目,旨在通過信息化改造產業模式,實現再工業化的目標。
(5)日本
2013年,出臺“日本再興戰略一日本產業復興計劃”,
復蘇能在全球競爭中勝出的制造業,創造具有高附加值的服務業。實現一個便于企業開展活動,個人潛力得以最大限度發揮的社會。
2014年,日本經濟產業省繼續把3D打印機列為優先政策扶持對象,劃當年投資45億日元,實施名為“以3D造型技術為核心的產品制造革命”的大規模研究開發項目。
2015年,提出“新機器人戰略”,通過科技和服務創造新價值,以“智能制造系統”作為該計劃核心理念,促進日本經濟的持續增長。
2018年,提出“日本:制造白皮書”把“互聯工業”作為未來產業。
(6)韓國
2015年,推出“制造業創新3.0戰略實施方案”,促進制造業與信息技術(ICT)相融合,從而創造出新產業,提升韓國制造業的競爭力。大力發展無人機、智能汽車、機器人、智能可穿戴設備、智能醫療等13個新興動力產業。

以上梳理了工業4.0演變過程及全球主要國家工業4.0發展戰略,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德勤:工業4.0與數字孿生制造業如虎添翼(20頁).pdf
工業4.0與智能制造解決方案(146頁).pdf
什么是工業互聯網平臺?有什么特征?應用場景介紹
什么是工業機器人?四大家族企業的是誰?優勢對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