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有云服務商現狀
在公有云市場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各公有云服務商已逐步著手建立并形成以公有云服務商為核心,由生態圈協作廠商、多行業客戶這兩個核心動力驅動發展,實現資源數據導入與產品輸出的雙向價值流動,最終促進多行業協同發展的公有云服務生態圈(見圖)。
公有云服務商不僅提供IaaS、PaaS和SaaS的產品和行業解決方案,還與生態圈協作廠商、客戶協同發展,助力生態圈協作廠商、客戶充分發揮云計算優勢快速發展。

公有云服務商的客戶是企業、政府和個人,客戶遍布多個行業、對公有云服務的需求呈現出多場景化、個性化的特點。此外,客戶提供的行業數據,不僅有利于公有云服務商對自身產品和行業解決方案作出優化,不斷提高品牌競爭優勢,還有利于公有云服務商整合行業資源,打造資源配置平臺。
中國公有云服務商介紹
1.網易數帆
網易集團旗下企業服務品牌,提供創新、可靠的國產軟件基礎平臺產品及相應技術服務,業務覆蓋云原生基礎軟件、數據智能全鏈路產品、人工智能算法應用三大領域。
2.新浪云
主要產品包括應用云平臺SAE、企業云服務、MAE私有云解決方案、云虛擬主機、容器云等云計算服務,但性能有限。
3.京東云
京東集團旗下的全平臺云計算綜合服務提供商,為用戶提供從IaaS、PaaS到SaaS的全棧式服務,從IDC業務、云計算業務到綜合業務的全頻道服務,包含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專有云在內的全場景服務。
依托京東集團在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應用等多方面的長期業務實踐和技術積淀,形成了從基礎平臺搭建、業務咨詢規劃、到業務平臺建設及運營等全產業鏈的云生態格局,為用戶提供一站式全方位的云計算解決方案。

5.智匯云
奇虎360的企業應用開放服務平臺,計算服務包括云主機、云物理機、鏡像;存儲服務提供塊存儲與對象存儲。網絡服務提供私有網絡、負載均衡、公網IP及路由器,同時還提供邊緣計算服務。
6.火山引擎
脫胎于字節跳動,上線后首先從SaaS和PaaS層應用生態出發,未推出公有云產品。2021.12,火山引擎正式對外推出公有云產品:云基礎、視頻及內容分發服務、數據中臺、開發中臺、人工智能五大類共78項服務,實現從底層硬件到laaS、PaaS、SaaS全覆蓋。
7.中國電子云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旗下的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具備全棧能力,專為政府、公共服務機構、大型集團企業提供專屬公有云服務。
8.中國電科云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全資控股,為黨政軍客戶提供自主安全云產品和服務,2020年10月發布國內首個信創公有云。
9.國資云概念服務商
2021.8,天津市國資委發布《關于加快推進國企上云工作完善國資云體系建設的實施方案》,引起國內云計算市場的廣泛關注,文件要求,天津國資企業已部署在第三方公有云平臺的信息系統最遲應于2022年9月30日全部遷移至國資云;自文件發出之日起,各企業不得再與第三方公有云平臺新簽、續簽云合作。
2021年以來,天津、四川、浙江相繼推出由當地國資委牽頭出資籌建的國資云項目,并由指定的國有企業進行建設和運維,未來將持續關注國資云對國內云計算市場格局的影響。

中國公有云市場相關政策
1、《關于做好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工作的通知》
設立五個云計算創新服務試點城市:北京、上海、深圳、無錫、杭州。針對政府、大中小企業和個人等不同用戶需求,研究推進SaaS、PaaS和laaS等服務模式創新發展。
2、《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意見》
加快建設寬帶、泛在、融合、安全的信息網絡基礎設施,推動新—代移動通信、下一代互聯網核心設備和智能終端的研發及產業化,加快推進三網融合,促進物聯網、云計算的研發和示范應用。
3、《關于加快發展高技術服務業的指導意見》
將云計算列入重點推進的高技術服務。著力推進網絡技術和業務創新,培育基于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的信息服務。
4、《“十二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
加強對云計算基礎設施的統籌部署和創新發展,構建云計算標準體系,支持建設一批綠色云計算服務中心、公共云計算服務平臺,促進Saas.PaaS、
laas等業務模式的創新發展。
5、《中國云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
積極推動服務模式創新,培養創新型科技人才,構建技術創新體系,引領云計算產業的深入發展,使我國云計算技術與應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6、《關于促進云計算創新發展培育信息產業新業態的意見》
形成若干具有較強創新能力的公共云計算骨干服務企業,云計算標準體系基本建立。完善市場準入制度,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規則,完善監管政策,維護良好市場秩序。
7、《互聯網+行動指導意見》
適應重點行業融合創新發展需求,完善無線傳感網、行業云及大數據平臺等新型應用基礎設施。實施云計算工程,大力提升公共云服務能力,引導行業信息化應用向云計算平臺遷移,加快內容分發網絡建設,優化數據中心布局。
8、《云計算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
提出建設云計算標準規范體系的要求,廣泛借鑒國際云計算技術和標準研究成果,加強標準戰略研究和標準體系構建,明確云計算標準化研究方向,加快推進重要領域標準制定與貫徹實施,夯實云計算發展的技術基礎。
9、《關于深化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的指導意見》
組織實施制造企業互聯網“雙創”平臺建設工程,支持制造企業建設基于互聯網的“雙創”平臺,深化工業云、大數據等技術的集成應用。
10、《中國銀行信息科技“十三五”發展規劃監管指導意見》
銀行業應逐步實施架構遷移。探索建立銀行業金融公共服務行業云,構建私有云與行業云相結合的混合云應用。同步開展應用架構規劃,構建與云計算基礎設施相適應的應用架構。
11、《關于發布2016年工業轉型升級(中國制造2025)重點項目指南的通知》
明確了中國制造2025重點項目共十八個重點領域,其中重點扶持工業云和大數據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及應用推廣,整體推進、重點突破。
12、《“互聯網+政務平臺”技術體系建設指南》
創新應用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分級分類新型智慧城市建設。深化政務云、大數據等新技術應用,完善“互聯網+政務服務”配套支撐體系。
13、《云計算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 》
以工業云、政務云為切入點,加快信息系統向云平臺的遷移。支持制造業重點領域行業協會開展行業云建設。大力支持基于云計算的創新創業,為中小企業提供服務。積極發展安全可靠云計算解決方案。
14、《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進一步推進中小企業信息化的指導意見》
鼓勵和支持中小企業充分利用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獲得以租代建、支持核心業務發展、覆蓋企業經營管理鏈條的便捷信息化服務,降低信息化應用的成本和門檻。
15、《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
鼓勵工業互聯網平臺在產業集聚區落地,推動地方通過財稅支持、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鼓勵中小企業業務系統向公端遷移,實現百萬家企業上云。
內容來源:《億歐智庫:2021中國公有云服務商能力指數研究報告(63頁).pdf》
推薦閱讀:
《【公司研究】優刻得-A股公有云第一股即將登陸差異化發展值得期待-20200114[15頁].pdf》
《頭豹研究院:2019年中國公有云PaaS行業市場研究(36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