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網格化管理
網格化管理是指將管理目標劃分為多個單位標準的區域,依照“網格劃分、全面覆蓋、定崗定責”的原則對單元格內進行全方位治理。社區網格化管理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點創新實踐之一。社區是社會治理的基本單元,同時也是連接國家與社會的重要橋梁。

2.網格化管理的目的和意義
(1)切實擴大社會管理服的觸角
?以社區責任網格為基礎管理單元,將管理服務延伸至每一個家庭,拓展社情民意反映渠道,實現全社會管理服務有效覆蓋。
(2)優化配置社會管理服務資源
?要做好社區各項管理,打破條塊分割,整合各方面的資源,做好社區所需的管理服務,是政府部門委托社區辦的事務,根據“權隨責走、費隨事轉”的要求,給社區提供必要的支持,以解決基層問題。
(3)不斷提高社會管理服務水平
以管理網格為依托,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平臺,推動社區服務業的發展,為社區居民提供多樣化、精細化的社會化服務。
3.網格化管理工作重點
(1)明確工作方向
每一個鄉鎮(街道)都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實行網格化管理、社會化服務、信息化支撐,健全網格信息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對轄區居民的利益訴求及時反映和協調,不斷提高人們的獲得、幸福感、安全感和滿意度。
(2)清晰的工作思路
?呼吁各網格員積極轉變工作方式,轉變工作思路,從“全科醫生”變成網格信息員、服務生,做到全盤掌控、全天候服務,要有一個千方百計做好居民服務工作。
(3)明確主體責任
每一個鄉鎮(街道)要建立網格工作考核協調機制,加強網格員隊伍建設,強化工作職責,創新管理服務,逐步推進網格化工作的長效發展。
(4)明確職責分
對網格人員進行日常巡查、數據收集、服務管理三項工作同時,要有責任負責,確保上報的案件真實、信息采集準確、服務管理到位。
(5)屬地管理,分級負責
根據兩級網格劃分,一級網格是以社區為單位(共9個),二級網格按分區劃分(共30個),由縣、鎮(街道)領導和社區負責人共同包聯第一級網格,縣直部門包聯二級網格,相關街道的具體內容由街道領導和社區干部負責。
(6)上下聯動,無縫對接
包聯縣直部門及鎮(街道辦)定期向縣級領導匯報工作進展情況,縣級領導定期調度制約部門工作,對已包聯的街道辦、社區創建文明城市工作作全面安排部署。
局域網與街道辦(社區)要加強對接協調,形成合力,組成網格監管隊伍,每個網格片區不少于2人,安排、部署、落實包聯片區各階段的工作任務。保證下半年測評的知曉率達到100%,參與率達到100%,滿意度達90%以上。
(7)全面覆蓋,責任到人
在縣一級設立總調度室,街道辦設立網格管理辦公室,社區設立網格管理站。各網格站按照“分、分、分、分”四個原則,明確網格管理員,從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將責任落實到人。
各網格員按照工作職責,采取不定期、不定期的方式,至少每季度走訪網格內居民一次,認真做好資料記錄,對突發情況及時打電話上報社區。要定期負責任地召集社區工作人員召開工作例會。
以上就是有關于網格化管理的定義、目的、意義及工作重點的全面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網格化管理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健康城市?評價指標是什么?試點城市一覽
什么是智慧社區?如何建設?未來發展趨勢介紹
什么是數據管理?包括哪些內容?有什么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