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革命與雙碳戰略已經被納入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規劃,為了更高質量地實現可持續發展,實現低碳目標,就需要發展并創新低碳技術,將低碳技術應用到各行各業;那么低碳技術到底是什么?我國主要的低碳技術類型有哪些?下面的文章將對此進行回答。
什么是低碳技術
低碳技術從廣義上是指能夠減少或消除人類生產生活中二氧化碳排放的技術集合。從碳減排控制流程來看,低碳技術可以分為減碳技術、無碳技術和去碳技術這三類。減碳技術主要指針對傳統化石能源領域的節能減排技術,如煤的清潔高效利用;無碳技術是指核能、太陽能、風能等可再生能源生產和發電技術;去碳技術是碳捕捉、封存、生物吸收等技術, 將大氣層中存在的二氧化碳分離出來,再儲存到各地方或者再度循環利用。

我國低碳技術有哪些
(1)焦爐上升管荒煤氣余熱利用技術:類別:非化石能源減碳。主要原理:根據煉焦生產過程熱平衡,650℃ ~ 750℃焦爐荒煤氣帶出熱(中溫余熱)占焦爐支出熱的36%,焦爐荒煤氣帶出的顯熱,采用新型上升管換熱器,吸收上升管荒煤氣的余熱,使荒煤氣溫度由750℃左右降至450℃后進橋管,實現生產飽和或過熱蒸汽供生產使用。
(2)鋼鐵行業燒結煙氣選擇性循環凈化與余熱利用技術:類別:非化石能源減碳。主要原理:燒結煙氣選擇性循環凈化與余熱利用是根據燒結風箱煙氣排放特征( 溫度、含氧量、煙氣量、污染物濃度等)的差異,在不影響燒結礦質量的前提下,選擇特定風箱段的煙氣循環回燒結臺車表面,用于熱風燒結。
(3)熱電廠和供熱站鍋爐煙氣余熱回收供暖技術:類別:非化石能源減碳。主要原理:通過熱泵技術回收鍋爐煙氣降溫冷卻過程中煙氣冷凝熱(屬于煙氣余熱,包含濕煙氣顯熱和部分水蒸氣冷凝潛熱),以燃氣、蒸汽、熱水或電力等作為熱泵驅動能源,將煙氣降溫過程中低溫余熱通過熱泵技術轉移至集中供熱熱網中。
(4)碳纖維電熱線采暖系統在民用建筑中的應用:類別:非化石能源減碳。主要原理:埋設在地面混凝土墊層中的碳纖維電熱線通電后,熱元件在電引發激勵條件下做高速布朗運動,電子間撞擊和摩擦產生熱量,發熱過程無聲、無光。
(5)中深層地熱井取熱不取水換熱技術:類別:非化石能源減碳。主要原理:通過在地熱井內安裝密閉同軸換熱器(換熱工質不直接與地下水接觸),利用換熱器內工質循環將地下深處熱能導出,通過熱泵系統二次提升,為地面建筑供暖。
(6)公共建筑智慧能源管控系統技術:類別:非化石能源減碳。主要原理:智慧能源管理系統依托“大云物移智鏈”技術與能源管理深度融合,具備能源規劃配置、綜合監測、智慧調控、分析決策、智能運維、運營支撐等功能,實現橫向“水、電、氣、熱、冷”多種能源互補控制,縱向“源-網-荷-儲-人”高效協同。
(7)赤泥聚合物新型材料生產技術:類別:原材料替代類。主要原理:赤泥是鋁土礦中提煉氧化鋁后排出的工業固體廢物,產生量大,一般平均每生產1噸氧化鋁產生1.0~ 2.0噸赤泥。我國每年赤泥產生量3000萬噸以上。赤泥具有一定強度和耐久性,可替代水泥用作地基基礎回填材料、樁體材料、充填材料、路基材料等。
(8)白灰窯尾氣CO2回收用于CO2-O2混合噴吹煉鋼工藝技術:類別:原材料替代類。主要原理:利用不同氣體在變壓情況下吸附劑吸附氣體量不同及CO2加壓容易液化的原理對CO2氣體進行提純。
(9)煙氣磁化熔融爐處理鋼鐵塵泥及有價元素回收技術:類別: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類。主要原理:該技術以鋼鐵行業燒結、煉鐵、煉鋼和軋制工序含鋅、鐵塵泥等固體廢物為原料,通過熱熔造塊和熔融爐高溫還原工藝回收塵泥中的鐵、鋅、鉀、鈉、銀、銦等有價金屬元素,主要產品為再生生鐵、硫酸鋅、氯化鉀、氯化鈉、再生金/銀/鋅原料、硅酸鹽爐渣及熔融爐法氧化鋅粉。
(10)化工行業尾氣回收二氧化碳技術:類別:儲碳類技術。主要原理:根據原料氣中不同組分的沸點差異,采用精餾技術,將不同沸點的成分進行物理分離。通過小規模實驗裝置確定不同組分和壓力條件下的原料氣物理分離的最佳壓力和溫度,實現最佳生產成本的產品組分純化。
(11)敞開式快速炭化可燃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類別:儲碳類技術。主要原理:以農作物秸稈及各種有機廢棄物、畜禽糞便、生活垃圾等可燃燒物質作為原料,輸入至敞開式炭化窯裝滿、裝實,采用上點火方式使窯內原料快速升溫,在控制氧氣介入的條件下進行熱分解反應,反應完成,炭化窯中剩余的產物為生物質活性炭塊。



以上就是有關于我國低碳技術的定義和主要類型的全部內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低碳技術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參考資料
《【研報】公用事業行業:解碼中國碳排數據-210319(16頁).pdf》
推薦閱讀
零碳智慧園區是什么?概念、內涵及分類介紹
低碳經濟一般包括哪幾個方面?包括哪些?
如何發展低碳經濟?循環經濟與低碳經濟的區別和聯系是什么?
什么是低碳生活?低碳生活的好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