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云倉是什么東西
云倉是共享倉儲理念下的一種新業態,云倉“云”概念下的云計算在倉儲行業的應用,通過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高效整合倉儲資源,將倉儲運營管理實現互聯網智能化、數字化、信息化、一體化。云倉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倉儲成本,充分利用閑置資源提高倉儲效率,同時,由于云計算的服務特性,倉儲各環節可以高效率運作,從而降低運營成本。

2.云倉與傳統倉儲區別
(1)倉儲物品種類差異:傳統倉儲儲存貨物往往體現貨物品類單一化,一個倉儲只有幾種品類,云倉則可以根據客戶訂單到不同倉庫取貨,甚至是異地就近匹配,自動化、智能化設備提高貨物揀選效率,進一步提高物流效率。改變了以往倉儲的方式。通過訂單或自動或人工揀選,形成最終包裹。也是由于電商貨物體積重量相對較輕,使得改方案可以實施。
(2)貨物匹配方式:傳統的倉儲是貨物品類單一存放,配送則是單一制的集中配送式。而云倉則是利用大數據實現就近倉儲下訂單、揀選配送,節省物流費用,提高配送效率。
(3)商業模式:云倉中的云是飄在天上的,倉要是在地上的,是不是有點類似O2O模式,線上和線下的結合;而傳統倉儲更關注的我在哪里有倉,多大的倉;當然O2O模式要玩的起來,個人覺得這個云包含的內容應該要很多,不僅僅是WMS系統里面的數據,而應該是整個供應鏈環節的信息,比如商流、信息流、資金流等,或者就是大家講的大數據。
(4)物流設備及技術:除了管理要求精益化外,如何才能提高整體流程的效率呢?自然就要應用到云倉的自動化的裝備和信息化的軟件。和傳統倉儲不同,云倉由于其發貨的特點是多批次小批量,所以為了保證其整體的正確率,需要通過軟件系統和硬件裝備來共同完成。軟件方面,WMS倉儲管理系統以及RFID的條碼信息化處理;硬件方面,自動分揀機、巷道堆垛起重機等一系列自動化設備。這些都是傳統倉所不完全具備的,也是主要的差異所在。
(5)管理模式:當技術不一樣,商業模式不一樣,產品的思維不一樣的情況下,管理方式肯定會有些變化的,要順應新技術、新模式、新思維;舉個例子,比如云技術很厲害,那么上下架策略,揀選路徑計算肯定更準確,倉管操作系統更便捷,那么在操作管理上是不是可以更依賴技術,之前可能需要經驗和熟練度。
(6)運營模式:云倉更具互聯網思維:比如很多客戶不知道傳統倉儲做什么,但是知道云倉這東西,說明這個產品更易抓住用戶眼球,這個估計也是為什么大家要用云倉宣傳自己的原因之一;比如雙十一的時候都在宣傳自己首單的揀貨效率,把庫內的客戶關注不到的地方用數據展示出來。
3.云倉的優勢
(1)訂單完成提前期:這里指定單產生到客戶收到貨的時間。在云倉模式下,通過預測銷售和提前將庫存布局到離消費者最近的倉庫,盡量縮短配送時間,縮短“定單完成提前期”。順豐云倉的“云倉即日”、“云倉次日”,京東云倉的“211限時達”、“次日達”,每個在時間上極致追求的物流產品,都反應了“定單完成提前期”的極度重要。
(2)供應鏈反應時間:云倉體系中高效的干線運輸能力縮短了從生產商到倉庫的運輸時間。除了倉庫網點多,庫存分布廣、離顧客近外,還有強大、高效的倉庫間的干線運輸體系,如順豐云倉甚至計劃在湖北建貨運機場,2小時覆蓋全國市場,以此來提高順豐云倉的干線運輸效率。高效的干線運輸體系,縮短了從生產商到倉庫的運輸時間。
(3)供應的庫存成本:首先,安全庫存低。我們知道,供應鏈反應時間越短,供應鏈網絡系統中的安全庫存就越低,這一點無須再多論證。其次,云倉體系內共享各處庫存也進一步降低了安全庫存量。通常來說,分倉增加會增加整個供應鏈網絡中的庫存總量。但在云倉體系中,通過干線快速調撥能力,和信息系統強大的訂單選倉能力,使各分倉的庫存實現共享,從而降低整個供應鏈網絡中的庫存量。
(4)凈資產周轉率(運營資本):庫存量下降帶來庫存成本下降。庫存資金占用減少,能提高企業資金利用效率,從而增加凈資產周轉率。輕資產物流模式減少固定資產投資額。幫助企業將資金有效地運用于關鍵業務中,強化核心優勢,通過減少非關鍵性業務部門的固定投資,來提高企業凈資產周轉率。
現在在云倉平臺的支持下,中小企業也能做得來全國庫存布局的經營戰略。在新的云倉時代,創新型中小企業若越能先使用好這樣的社會資源,就越能搶占市場先發優勢,借力在行業格局中快速脫穎而出。
以上就是有關于云倉的定義、和傳統倉儲的區別及優勢的全部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云倉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云原生?與傳統軟件的區別是?
云計算是什么意思?服務模式有哪些?主要功能介紹
云備份是什么意思?優勢有哪些?案例介紹
什么是專有云?和私有云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