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尾礦是什么
尾礦指金屬或非金屬礦山開采出的礦石,經選礦廠選出有價值的精礦后排放的“廢渣”。這些尾礦由于數量大,含有暫時不能處理的有用或有害成分,如果隨意排放,會造成資源流失,大面積覆沒農田或淤塞河道,污染環境。
但尾礦也是指選礦中分選作業的產物中有用目標組分含量較低而無法在現有技術下用于生產的部分。尾礦是有待挖潛的寶藏

2 尾礦的種類
根據尾礦的產生途徑,分為礦山尾礦和選礦廠尾礦。礦山尾礦包括己開采出的伴生尾巖和中途廢棄的低品位礦石,選礦廠尾礦指經過一定選礦工藝之后排放的礦物廢料。根據行業劃分,尾礦主要分為黑色金屬尾礦、有色金屬尾礦、稀貴金屬尾礦和非金屬礦尾礦。黑色金屬尾礦包括鐵尾礦、錳尾礦和鉻尾礦;稀貴金屬尾礦主要包括黃金尾礦、銀尾礦、鎢尾礦、鉬尾礦、鈮鉭尾礦等;有色金屬尾礦主要包括銅尾礦、鉛鋅尾礦、鎳尾礦、錫尾礦等;非金屬礦尾礦主要包括石灰石尾礦、大理石尾礦、高嶺土尾礦、石墨尾礦、滑石尾礦、石棉尾礦、硅藻土尾礦、膨潤土尾礦云母尾礦、鋁礬土尾礦等。根據排放尾礦的主要礦種,尾礦可分為鐵尾礦、銅尾礦、金尾礦、鉛鋅尾礦、磷尾礦等等
不同種類和不同結構構造的礦石,需要不同的選礦工藝流程,而不同的選礦工藝流程所產生的尾礦,在工藝性質上,尤其在顆粒形態和顆粒級配上,往往存在一定的差異
3 尾礦帶來的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對礦產品需求大幅度增加,礦業開發規模隨之加大,產生的選礦尾礦數量將不斷增加;加之許多可利用的金屬礦品位日益降低,為了滿足礦產品日益增長的需求,選礦規模越來越大,因此產生的選礦尾礦數量也將大量增加,而大量堆存的尾礦,給礦業、環境及經濟等造成不少難題。
(2)堆存尾礦占用大量土地、堆存投資巨大。國內外對于尾礦的處理,不論尾礦中有用礦物是否有回收價值,大都是在地面予以堆存。尾礦的堆存不僅占用了大量的耕地,還容易造成礦區環境污染、水土流失、植被破壞等。
(1)礦產資源費嚴重。由于尾礦中不僅含有可再選的金屬礦和非金屬礦等有用組分,而且就是不可再選的最終尾礦也有不少用途,因此浪費于尾礦中的有用組分數量是相當可觀的。
(3)尾礦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尾礦對自然生態環境的影響具體表現在:①尾礦堆存時易流動和塌漏,造成植被破壞和傷人事故,尤其在雨季極易引起塌陷和滑坡。尾礦庫壩體較高,存在不安全隱患。②尾礦成分及殘留選礦藥劑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嚴重,尤其是含重金屬的尾礦,其中硫化物產生酸性水進一步淋浸重金屬,其流失將對整個生態環境造成危害。
推薦閱讀:
2022年智慧礦山商業模式、市場規模、產業鏈及公司研究報告(84頁).pdf
自然資源部:2021中國礦產資源報告(41頁).pdf
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資源部:中國礦產資源報告2020(46頁).pdf
【研報】2020年銅行業銅礦產量及需求分析研究報告(16頁).pdf
我國智慧礦山發展歷程、國內智慧礦山發展現狀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