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糧食計劃署發布了《新冠疫情對伊拉克糧食的影響 》。
報告指出,面對疫情伊拉克面臨挑戰,但農業部門已證明具有復原力,并繼續向公共分配系統運送510萬噸的小麥。
政策建議
1.糧食安全的優先事項和政策改革
政府改革除其他外包括私有部門的納入,對食品價值鏈特定領域的直接投資以及利用數字化的力量。
2.國家食品安全監測與預警系統
應建立一個系統,根據糧食安全,沖突和社會凝聚力的相互關聯性,向內閣和各自的政府機構提供決策建議,包括將社會凝聚力納入政府,發展和人道主義行為者的對策中。
3.市場和食品供應鏈管理
農業部和其他政府機構一直在努力保持整個大流行期間供應充足的投入和產出的市場,并保護國內生產。政府需要繼續發展農民和私營部門的食品供應鏈,特別是易腐產品的開發,以防萬一進入傳統銷售場所時遇到困難,從而避免農場門口的糧食流失。
社會經濟背景
對石油的需求減少和較低的油價給伊拉克帶來了財政挑戰,伊拉克依賴該部門作為外匯和收入的主要來源。盡管在原油價格上漲6%的支持下,11月能源價格上漲了6.4%,但能源指數仍遠低于2019年底的水平。2020年11月,一桶原油交易價格為43.30美元。
在交易的主要糧食商品中,植物油價格一直領先于價格上漲。糧農組織11月植物油價格指數平均為121.9點,環比大幅增長14.5%,達到2014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國際棕櫚油價格連續第六個月上漲,這是由于世界主要農產品進口量低于主要生產國的慣例產量,同時世界庫存水平急劇下降。至于豆油,由于南美的出口供應疲軟和進口需求旺盛,特別是印度的進口需求旺盛,價格堅挺。同樣,在供應有限的情況下,菜籽油和葵花籽油的價值進一步提高。同時,堅挺的石油價格也為植物油價格提供了支撐。
圖1 糧農組織食品價格指數(FFPI)

食物的可用性和穩定性
伊拉克兩個最重要的谷物作物冬小麥和大麥的收獲工作于6月結束。
到8月底,交通部谷物貿易總公司存儲了約510萬噸的小麥以通過PDS交付。政府的孤島收到了390,000公噸的全部撥款。根據KR政府的數據,2020年小麥產量估計為243萬噸,其余的則在當地市場出售或儲存。與往年相似,小麥產量最高的四個省是尼尼瓦,薩拉赫丁,瓦西特和基爾庫克。盡管政府努力向農民支付比過去更快的價格,但報告顯示,一些農民直到2020年10月才付清工資,盡管他們已經為新的作物季節做準備。
圖2 近期農產品銷售下降的報告原因

食物的獲取和穩定性
人道主義和發展界正在將重點放在糧食安全與沖突之間的聯系和互動上。糧食不安全可能會引發爭端,因為它將對稀缺資源施加額外壓力,有可能導致群體之間的競爭,以及由結構性不平等引起的分化加劇。暴力沖突通常會導致糧食安全下降。自全球疫情開始以來,在一些國家中,糧食和市場準入減少導致踩踏,搶劫和其他動蕩。
在伊拉克這樣已經很脆弱的環境中,疫情對稀缺資源和生計施加的更大壓力可能會影響社區關系并導致對糧食的競爭加劇。致力于實現“零饑餓”目標的世界糧食計劃署和糧農組織等機構在提供援助和活動優先次序時考慮到了沖突敏感的計劃。
圖3 每月的價格變化

報告總結
2020年的最后幾個月疫情在伊拉克局勢帶來了許多變化,與政府的日益緊張的財政空間,決定使貨幣貶值,挑戰農民在運動限制,和新的研究表明大流行期間的一些爭端和擔憂,尤其是最脆弱的群體。糧農組織、IFAD、糧食計劃署和世界銀行將繼續研究和分析新的數據和發現,以便在這一困難時期最佳地支持伊拉克的家庭、政府和人道主義發展社區。
文本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世界糧食計劃署:新冠疫情對伊拉克糧食的影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