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土地租賃權
簡單來說,土地租賃權是指未登記的土地經營權,具體指的土地承租人按照租賃合同的約定,向出租人支付租金,并對承租土地進行占有和使用的權利。

2.土地租賃權的主要內容與特點
(1)土地承租期間新增建筑物的歸屬按照房屋所有權與土地使用權主體統一的原則,確定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的所有權歸屬。土地使用權出租后,承租人僅享有租期內對土地的占有、使用、收益,但并非土地使用權人;原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仍由作為出租人的土地使用權人繼續履行,租期屆滿而土地使用權期未屆滿時,出租人有權收回土地使用權,土地上承租人投資建造的建筑物、其他附著物自然歸屬于出租人。而租賃土地使用權人投資建造的地上建筑物、其他附著物,依土地使用權與房屋所有權主體統一和
房地一致 的原則,其所有權歸屬于該租賃土地使用權人。這兩者的區別應予以注意。
(2)土地承租期間使用權轉移對承租權的效果土地使用權人將其權利出租后,在租賃期內又將其權利轉讓、抵押的,仍需保護原承租人的利益,維護原租賃合同的效力。
(3)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參照《合同法》第230條的規定,確認承租人的優先購買權。法律為保護承租人的權益,賦予其此種特權。因租賃合同為持續性合同,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的承租人對土地進行了一定的投資,故需要對租賃物長期使用和收益。對此,法律應當加以特殊保護,以鼓勵承租人進行投資,實現土地資源的高效利用。
(4)出租人的交付義務出租人依約應將土地的占有和使用提供給土地承租權人而未按期提供,但尚未造成土地租賃合同提前終止的,出租人應當承擔違約責任;由此造成土地承租權人損失的,應負賠償責任。
(5)承租人的租金義務土地使用權的取得以向土地使用權人支付一定數額的租金為代價,根據租賃合同對租金支付方式、數額、期限的約定,土地承租人負有按約定支付租金的義務。土地承租人不繳納、不足額繳納租金或者不按期繳納租金,未達法定期限,沒有被收回土地承租權的,土地承租權人應當支付違約金,承擔違約責任。
(6)承租人遵守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的義務《劃撥國有土地使用權管理暫行辦法》第2l條規定,土地使用權出租后,承租人應遵守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規定的合理利用土地的義務,不得隨意改變原有的土地用途;需要改變土地使用權合同規定用途內容的,必須征得出租人的同意,并依法經過審批,重新簽訂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調整出讓金,辦理登記手續。
以上就是有關于土地租賃權的定義及內容特點的全部介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土地租賃權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土地流轉?模式有哪些?
什么是國土空間?劃分為幾類空間?
什么是國土三調?三調數據什么時候啟用?
什么是土壤污染?類型與特點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