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Guard發布了《地理位置數據:加密交易所削減監管風險和打擊金融犯罪的秘密武器》。
報告討論了地理位置數據作為加密交換的重要工具的使用,以滿足嚴格的了解客戶(KYC)、反洗錢(AML)、打擊資助恐怖主義(CFT)、制裁合規性和其他監管要求。討論了位置數據的使用案例,以降低監管措施的風險,并利用加密的難以置信的潛力。
它還說明了僅憑IP地址不足以進行位置驗證,以及為什么加密交換需要真實、準確和未經更改的多源位置數據,以使不良行為者遠離其平臺并滿足法規遵從性要求。
市場趨勢
如PayPal這樣的金融服務公司正在進入加密市場,加密貨幣交易所Coinbase也即將上市。美國貨幣監理署(OCC)現在允許銀行使用公共區塊鏈網絡和stablecoins進行某些支付活動。
監管執法也在加強,尤其是在美國。在最近的恐怖襲擊之后,法國公布了對所有加密交易的嚴格KYC要求,以及加密對加密交易所的強制注冊。
隨著加密技術受到越來越多的監管審查,合法交易所并沒有想方設法鉆空子。相反,他們希望更清楚地了解自己所處的監管環境,并正在尋找新的解決方案,以幫助自己面對不斷增加的規則和要求。
改善KYC/AML和制裁合規性的6種方法
1. 加強KYC驗證
最近的一份CipherTrace報告發現,66%的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如加密交易所的KYC程序“明顯薄弱”。這些薄弱的流程使得不良行為者很容易用最少甚至零KYC支票獲得他們的“非法資金”。
2. 提高用戶身份驗證的準確性
地理定位數據正成為KYC和AML要求的標準。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在其“數字身份指南”中闡述了多源、基于設備的地理定位數據如何加強客戶身份驗證,特別是通過連續、多因素的身份驗證。地理位置數據點是動態數字客戶數據源的示例,這些數據源使加密交換能夠捕獲基本的身份驗證信息。
3. 改進反洗錢和制裁檢查
使用先進的欺詐工具來檢測是否有人在欺騙或掩蓋他們的真實位置和真實身份,這對在早期階段阻止非法行為者有很大幫助。有了真實的地理位置數據,加密交易所的風險管理流程將更加穩健和有效。這些數據有助于早期發現可疑活動,并提供實時和歷史模式的整體概述。
4. 使用地理圍欄阻止不需要的用戶
如前所述,地理圍欄——在現實世界中的某個位置周圍創建虛擬邊界——使交易所能夠封鎖受制裁的管轄區。此外,許多交易所更傾向于在監管更為嚴格的司法管轄區內不為客戶提供服務,因為在這些司法管轄區內,客戶很容易受到更嚴格的執法。與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美國司法部和美國金融監管委員會一道,美國輕松成為最嚴格監管機構的榜首,一些加密交易所也試圖將美國用戶排除在其平臺之外。
5. 阻止VPN活動是監管的重點
VPN提供商正在積極地向加密交易者推廣他們的解決方案,承諾隱私、安全性以及隱藏IP地址和防止持續跟蹤的能力。匿名的誘惑可能對交易者很有吸引力,但VPN標志著加密交易所面臨越來越多的監管審查。
6. 保護您的交易資金
加密交易所的大量交易活動都是通過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進行的,無論它們是交易所專有的還是通過第三方提供的。API讓開發人員可以直接訪問系統功能和數據,但也是一個薄弱安全環節。
文本由@云閑 原創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數據來源:《GeoGuard:地理位置數據:加密交易所削減監管風險和打擊金融犯罪的秘密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