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邊際貢獻率
邊際貢獻率又叫做“貢獻毛益率”,可以反映一個企業中產品做出的貢獻,一般主要用在計算本量力分析,計算盈虧兩平點和一定產銷量下的銷售利潤額和銷售利潤率等,對企業來說,邊際貢獻率高,凈資產收益率也越高。

2.邊際貢獻率和毛利的區別
邊際貢獻和毛利是不一樣的,邊際貢獻=銷售收入-變動成本,毛利=銷售收入-銷售成本(變動+固定)
一般用這個公式來判斷,當一個產品的毛利是負數的時候,還要不要再生產,如果毛利是負數,但是邊際貢獻是正數,這樣邊際貢獻可以彌補固定成本的部分損失,還是可以繼續生產的(由于固定費用是不論你生產或者不生產都會發生的,像機器設備之類的由于已經購置了,不管生產用還是不用,折舊都會發生的),但是前提是產能過剩,如果本身產能已經飽和,那自然可以直接將毛利為負數的產品停產,生產其他毛利高的產品。
舉例:公司有60萬美元的凈銷售額在過去的一年,其商品的庫存是在年初和年底的相同數量,其商品銷售成本包括可變成本120,000美元和20萬美元的固定成本,其銷售及行政開支為變量$
40,000和150,000美元的固定費用。
該公司的毛利率是:60萬美元的凈銷售額減去成本$ 320,000($ 120,000 + $ 200,000)出售商品的毛利為280,000美元($
600,000 -
320,000美元),毛利率或毛利百分比是毛利除以60萬美元,或46.7%的280000美元。該公司的邊際貢獻是:60萬美元的凈銷售額減去120,000元的變量產品成本和40,000元的可變費用為44萬美元的邊際貢獻,邊際貢獻率是73.3%(440000美元分為60萬美元)。
3.邊際貢獻率和變動成本率的關系
由于銷售收人被分為變動成本和邊際貢獻兩部分,前者是產品自身的耗費,后者是給企業的貢獻,兩者百分率之和應當為1。
變動成本率+邊際貢獻率=1
變動成本率與邊際貢獻率之間是一種互補的關系,產品的變動成本率高,則邊際貢獻率低,創利能力小;反之,產品的變動成本率低,則邊際貢獻率高,創利能力高。
4.邊際貢獻率的計算公式
邊際貢獻率=(邊際貢獻/銷售收入)×100%;
如果是一種產品,則:邊際貢獻率=(單位邊際貢獻/單價)×100%;
如果是多種產品,則:邊際貢獻率=∑(每種產品的邊際貢獻率×該產品銷售收入占全部銷售收入的比重)。
以上就是有關于邊際貢獻率的定義、和毛利的區別及計算公式的全部介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邊際貢獻率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有效匯率?常見的有效匯率有哪些?
什么是利率走廊?上限和下限指什么?運行原理介紹
貼現率是什么意思?貼現率的確定方法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