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工業的定義及定位
重工業是“輕工業”的對稱,是以能源原材料工業為基礎、以高檔耐用消費品、裝備制造業、電子及電器機械工業、化學工業為主體的產業體系。它為國民經濟各部門(包括工業本身)提供原材料、燃料、動力、技術裝備等勞動資料和勞動對象,是實現社會再生產和擴大再生產的物質基礎。一個國家重工業的發展規模和技術水平,是體現其國力的重要標志。
重工業的產品是實現社會擴大再生產的物質基礎。在技術不斷進步的條件下,就社會各物質生產部門之間的發展關系來說,重工業的增長速度一般地要快于輕工業和農業,這是生產資料生產優先增長的一般規律。但是,重工業的發展不能不受到輕工業和農業發展的制約,因為重工業的發展離不開輕工業、農業提供消費品,特別是離不開輕工業、農業提供原料、資金和廣大市場。因此,在安排重工業的發展規模和速度時,應當遵循兩大部類協調發展的原理,把需要與可能結合起來進行綜合平衡。

2.重工業分類
重工業按生產性質和產品用途,可以分為下列三類:
(1)采掘(伐)工業,是指對自然資源的開采,包括石油、天然氣開采、煤炭開采、金屬礦開采、非金屬礦開采和木材采伐等工業。
(2)原材料工業,指向國民經濟各部門提供基本材料、動力和燃料的工業。包括黑色和有色金屬冶煉及加工、煉焦及焦炭、化學、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電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玻璃纖維原料、鋸材及人造板工業等工業。
(3)加工工業(制造工業),是指對工業原材料進行再加工制造的工業。包括裝備國民經濟各部門的機械設備制造工業、電子工業、化肥、金屬結構、水泥制品、其他建筑材料制造等工業,以及為農業提供的生產資料如化肥、農藥等工業。
延伸閱讀
3.中國重工業發展歷程概況
從重點發展到優先發展,新中國重工業發展戰略的確立也經歷了一個演進的過程。在國民經濟的恢復和建設過程中,重工業發展呈現出必要性與可行性的矛盾,雖然重工業發展需要長期關注,但其發展也面臨著財政資源有限以及人才、技術、經驗缺乏的問題。外部因素帶來的挑戰和機遇,部分消解了必要性與可行性之間的矛盾??姑涝瘜⒅毓I發展的必要性提升為緊迫性,蘇聯援助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可行性問題,加之計劃經濟體制能夠有效調動財政等各方面資源,因而優先發展重工業戰略作為過渡時期總路線的一部分得以正式確立。

以上就是有關于重工業的定義、分類及發展歷程概況的全部介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工業領域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輕工業?有哪些行業?重工業與輕工業的區別介紹
什么叫工業元宇宙?落地還要多久?
工業凈產值是什么意思?怎么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