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工業4.0時代的到來,元宇宙作為一種新興概念與前沿科技受到廣泛關注,作為一種基于數字技術的“虛實形態”,元宇宙不斷向各領域滲透,在這一過程中,工業元宇宙逐漸興起。那么,什么是工業元宇宙呢?工業元宇宙從概念到落地還要多久?本文將具體介紹。

1.工業元宇宙
工業元宇宙即元宇宙相關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將現實工業環境中研發設計、生產制造、營銷銷售、售后服務等環節和場景在虛擬空間實現全面部署,通過打通虛擬空間和現實空間實現工業的改進和優化,形成全新的制造和服務體系,達到降低成本、提高生產效率、高效協同的效果,促進工業高質量發展。
2.工業元宇宙與數字孿生的區別
工業元宇宙“由虛向實”實現“虛實協同”工業元宇宙,與“數字孿生”概念類似,兩者區別在于,數字孿生是現實世界向虛擬世界的1:1映射,通過在虛擬世界對生產過程、生產設備的控制來模擬現實世界的工業生產;工業元宇宙則比數字孿生更具廣闊的想象力,工業元宇宙所反映的虛擬世界不止有現實世界的映射,還具有現實世界中尚未實現甚至無法實現的體驗與交互。另外,工業元宇宙更加重視虛擬空間和現實空間的協同聯動,從而實現虛擬操作指導現實工業。
3.工業元宇宙落地還要多久
當前國內不少企業正在向智能制造靠攏。作為高度依靠全自動化生產線生產的手機行業,可以說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
目前,小米智能工廠一期已經下線生產,二期工廠也將預計2023年底開始投入生產。小米智能工廠是高度智能化的“黑燈工廠”,內部可以實現全程自動化無人生產,僅進行人工物料補給,真正做到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年產量達到百萬臺級別。
除此之外,汽車制造也需要高度的全自動化智能生產線。國內汽車廠商吉利汽車從新車設計、工藝開發、試產驗證等都已大量使用到賽博物理系統,大大縮減了新車研制的周期;國外汽車廠商中,寶馬也與英偉達正開展虛擬工廠相關合作,寶馬將引入英偉達Omniverse平臺協調31座工廠生產,有望將寶馬生產效率提高30%。
而隨著元宇宙相關技術的逐步成熟,對于連接進入系統的主體、內容將會越來越多。工業元宇宙的應用場景將覆蓋產品從研發設計到銷售售后的全生命周期,“虛實協同”指導和推進工業流程優化和效率提升,實現降本提效、高效協同、節能減排的效果。
機構統計,2020年我國工業互聯網核心產業經濟增加值總體規模達到6520億元,2025年預計將達到16224億元。工業元宇宙作為工業互聯網更高級的形態,可以在工業互聯網市場持續發力和滲透。
但工業元宇宙的發展,與應用在2C場景的元宇宙相似,都需要軟硬件的共同支持。除了芯片、傳感器、光學鏡頭、VR/AR設備等硬件設備作為底座外,同時,強大的算力、網絡、云平臺等基礎技術的支撐也至關重要。
對于工業行業而言,云化是必然的發展方向,云平臺將成為工業企業鏈接數字世界、虛擬世界交集的基礎與場所,制定更為完善地規范、接口、協議,是工業行業“上云”的基礎所在,才能更好地進行信息、資源的集成、統一。
但隨著網絡、云計算、芯片等基礎設施的逐漸完善?;蛟S,在一次漫不經心的技術革命后,工業元宇宙就迅速崛起。
已上梳理了工業元宇宙的定義,分析了其落地情況,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2022元宇宙概念股龍頭,元宇宙十大龍頭股一覽
2022年元宇宙政策匯總一覽
多元宇宙是什么?多元宇宙概念及基石一覽
元宇宙龍頭企業有哪些?全球領先的十大元宇宙公司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