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源數字化發展現狀
隨著數字化技術的發展,使得世界各地的能源系統聯通更加容易、更加智能化、更加高效以及可靠和可持續化。數字革命和能源革命的深度融合,成為大勢所趨,數字化轉型也成為能源企業高速發展的一個必然之路。相對于國外來說,我們的數字化進程在國內企業起步還是比較晚的,目前數字化建設有了一定的進步,但能源數字化建設整體推進仍然還是比較緩慢,而且我們面臨著很多的挑戰,主要包括:
(1)數字感知能力還不強,能源行業數據在線化水平不足、源頭數據質量低的現狀限制了更高層級的應用,數字化感知分析基礎并不是很牢靠。
(2)業務的融合程度不夠緊密。能源行業的資源流通內外部阻力較大,部門間協調溝通不順暢,人力資源流動等方面還存在著障礙,數字化與業務融合程度不足。
(3)決策響應速度滯后。以往我們習慣于傳統的匯報流程與決策機制,數據整合分析能力不強,數據敏感度不高,對外界環境的變化不敏銳。
(4)價值創造維度單一。能源行業創新發展的要素仍是以傳統物質形態為主,依賴設備、人力資本等有形要素增長模式業面臨著困境,充分挖掘數據支持等無形要素的潛力巨大。
(5)安全風險如影隨形。能源行業是民生基礎行業,一旦發生數據泄漏和設備遭受攻擊,可能威脅到國民經濟,能源數字化后,各類數字和數據都將展示在虛擬世界里,尤其是工藝流程、控制指令和策略,一旦被敵對方掌握影響還是巨大的,比如烏克蘭、委內瑞拉那些例子。

2、能源數字化前景及趨勢分析
趨勢一:能源行業數字化轉型趨勢的供需分析
中國為得到可持續發展,提出了圍繞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和共享的能源行業新發展理念。新發展理念要求能源企業充分運用新興信息技術結合能源行業的特點,圍繞能源安全新戰略節能、綠色、創新、市場化和全方位五大關鍵詞發展,通過實現能源企業的智慧化(即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運營,提升能源資源利用率、能源企業生產效益、能源安全性和穩定性。
趨勢二:碳中和趨勢下,能源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使能源行業發生五大本質變化
(1) 能源企業身份轉變:由生產者向產銷者轉變;
(2)能源企業生產的產品形式轉變:從單一能源形態到多種能源形態(多能互補),再到以能源為載體的綜合能源服務;
(3)能源生產工具轉變:過去以能源轉換為特征,未來以數據驅動能源生產;
(4)能源生產模式轉變:過去式瀑布式單向流動生產(發-輸-配-調-用),未來是雙向、多源、互動、自治、協作的能源互聯網生態;
(5)能源生產位置轉變:過去從生產側(遠離負荷中心)經特高壓/油氣干線等逐層降壓傳遞至負荷側,未來是分散化、去中心化的分布式源-網-荷-儲協調生產,逐層實現動態平衡。
趨勢三:能源行業數字化轉型趨勢的案例分析
華為與能源企業合作開發高性能、標準化、定制化等的應用平臺,助力能源企業提升企業運維效率、業務拓展性、業務安全性和可靠性。中國石化通過提升生產、運營和服務的智能化、服務化、共享化和線上化水平,進而提升企業的資源配置能力和運營管理能力。
趨勢四:能源行業數字化轉型趨勢分析
(1)傳感網絡建設進一步完善,企業數據挖掘和利用(即數據感知)的效率提升。
(2)企業數據感知能力的提升推動其提升決策管理的精益性、客觀性和敏捷性。
(3)能源數字化推動能源企業商業模式創新和價值創造與機遇分享共存的產業新生態形成。
文本由@栗栗-皆辛苦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華為:數字能源十大趨勢白皮書能源數字化共創新價值(22頁).pdf
億歐智庫:2021能源電力數字化轉型研究報告(66頁).pdf
思略特:2020年能源行業數字化運營研究:石油天然氣(24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