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播電商產業鏈
直播電商產業鏈主要包括三大主體,分別是產品制造/供應商、直播平臺與消費者。其中,產品制造與供應商是產業鏈上游,主要包括工廠、原產地、品牌商、零售商與經銷商等,負責提供貨源,以產品進銷/產銷的差價來賺取利潤;

產業鏈中游是主播(頭部主播與普通主播)、渠道平臺(電商平臺與內容平臺)、MCN(網紅孵化、內容生成、商業運營)和服務商(數據、軟件、營銷、運營、支付和物流);
主播與MCN機構皆通過傭金抽成、坑位費與平臺打賞收入來賺取利潤,服務商通過服務費賺取利潤;產業鏈下游是消費者。

2.直播電商市場規模
近年來,在互聯網快速發展的東風下,直播電商迅速興起,2018-2021年間,直播電商行業商品交易總額從1.2萬億元躍增至2.27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高達132%;未來,我國直播電商行業市場規模持續擴張,但在監管政策逐步完善等因素的影響下,增速較前幾年開始放緩,預計到2023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91億元,2021-2023年CAGR為46.5%左右。

3.直播電商競爭格局
當前,我國直播電商行業呈現淘寶、抖音、快手三足鼎立的局面,三者共占據市場6成以上的份額,其中,淘寶占比44.75%、快手占比6.45%、抖音占比13.94%,此外,最開始發展直播功能的電商平臺蘑菇街、小紅書等都是直播電商行業的知名玩家,但與前三者相比,差距較大。

從行業前三者電商模式發展現狀看,淘寶直播去中心化程度高,用戶參與時以購物為主要目的,品牌方更注重對品牌的宣傳而非直接盈利,頭部主播議價權超強新主播、非頭部主播難出頭;抖音直播相對去中心化,平臺議價權相對較高,直播內容產生區分度,用戶參與直播并非全以購物為目的,更在意直播內容的講解,品牌方在宣傳的同時也在意直接盈利的可能,平臺機制下幾乎不存在超頭主播,新主播仍有機會;快手直播中心化程度較高,用戶購物目的性弱,在看內容的基礎上考慮是否購買商品,主播較為頭部化、私域化對人設&粉絲粘性有要求。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行業現狀,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行業分析欄目。
參考報告:《中國中免-高筑墻廣積糧卡位關鍵流量歸口后疫情時代的免稅霸主-220413(56頁).pdf》
《免稅行業系列深度(二):免稅專題價格戰是否為持久戰?-220407(34頁).pdf》
《快手-深度報告:個性鮮明的短視頻龍頭持續打造超級商業綜合體-220428(58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