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區塊鏈技術發展趨勢(六大新趨勢)
在6月23日,螞蟻鏈開發者大會上魏凱(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云計算和大數據研究所副所長、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秘書長)發布了他觀察到的目前區塊鏈領域的一些技術趨勢。
1、技術發展更加務實、工程化和生態構建成為重點
隨著行業認知趨于理性,區塊鏈核心技術框架已基本成型,廠商目前主要聚焦于技術工程化應用,下一階段生態競爭將是熱點。
2、區塊鏈互聯互通成為焦點,價值互聯遠景可期
互操作技術逐漸成為企業研究重點,占比超過一般企業均有布局?;ゲ僮骷夹g有助于解決鏈下、鏈間、應用間的數據互聯互通問題。

區塊鏈不同機構、不同行業獨立建設很可能形成新的 “數據孤島”,互操作技術打通割裂的區塊鏈系統,形成更大范圍的互通互聯,讓區塊鏈發揮更大作用。
3、區塊鏈基礎設施化呼聲漸起,建設模式仍需深度探索
從各行各業單獨構建的基于Fabric應用鏈、單一政務應用鏈到統一技術架構應用鏈、跨機構政務應用鏈……
區塊鏈基礎設施平臺將實現共建共用共享,具體模式仍在探索階段。
4、區塊鏈不能包打天下,與隱私計算協同發展
企業認同區塊鏈價值,但對上鏈后數據完全開放存在顧慮,重視數據隱私問題,隱私保護也成為了區塊鏈商業化落地的催化劑。
隱私計算技術目前分為三大類:MPC、硬件TEE、技術加密。三種技術目前正處于不同的發展階段,其中發展最完善、商業化程度最高的是密碼技術;TEE剛剛進入商業化的雛形,逐漸步入規?;褂秒A段;MPC 則剛剛走出實驗室階段。
在二者的結合中,區塊鏈確保計算過程和數據可信,隱私計算則實現了數據可用不可見。區塊鏈與隱私計算相輔相成,注重隱私計算與區塊鏈整合應用,有利于行業應用深入發展。
5、存證應用先行,逐漸向多方協作和價值轉移邁進
在政府、金融、工業、醫療、法律、版權等領域,區塊鏈存證應用是目前的主流,未來將總店發展協作、價值轉移類應用。
6、區塊鏈聯盟商業模式重要性進一步凸顯
從股東、銷售和產品研發、采購、供應商到制造商、倉庫、后勤、消費者,區塊鏈連接了產業的上下游。
分散而非集中。區塊鏈不僅僅是技術,更是一種理念、一種合作模式。
區塊鏈聯盟主要可分為兩種商業模式:核心組織領導與參與組織共治,二者各有利弊,最佳模式仍需探索。
其中,核心組織領導模式中,強勢主導方承擔管理責任,負責協調各參與方利益,但中心化傾向明顯;參與組織共治模式中,各參與方共同協調難度較大,難避免利益不平衡的情況,長期發展有待觀察。
文本由@鄧鄧 整理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TokenInsight:區塊鏈與分布隱私計算(15頁).pdf
鏈塔智庫2018:區塊鏈物聯網行業研究報告(28頁).pdf
區塊鏈服務平臺有哪些,最新服務平臺一覽表
國家層面區塊鏈政策及全球的區塊鏈專利申請情況一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