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國際物流
在《物流術語》(修訂版
GBT1835-200)中,國際物流被定義為跨越不同國家或地區之間的物流活動。由于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企業的采購、制造和銷售也逐漸呈現國際化、全球化的形勢,這種國際化的企業促生了國際物流,而國際快遞也屬于國際物流的組成部分。
2.國際物流模式及代表企業
(1)國際小包
基于全球郵政網絡的跨境物流模式。
優點:價格便宜、覆蓋范圍廣、通關能力強
缺點:運輸時間長、除掛號件外丟包率較高
代表公司:各國郵政公司
(2)國際快遞
國際快遞公司通過建立自有的物流服務網絡。
優點:運送時間短、穩定快捷、丟包少
缺點:價格貴、覆蓋區域相對較小
代表公司:國際快遞公司中有四大商業快遞巨頭 DHL(德國)、TNT(荷蘭)、FEDEX(美國)和 UPS
(美國),此外中國的快遞公司順豐、申通、圓通、韻達等
(3)跨境專線
貨物通過航空包艙方式運輸到國外,再通過合作公司進行目的國的派送。
優點:價格比國際快遞低,運輸速度比國際小包快
缺點:價格比國際小包貴、運輸速度比國際快遞慢
代表公司:EMS 的“國際 E 郵寶”、中環運的“俄郵寶”和“澳郵寶”、俄速通的 Ruston 中俄專線都屬于跨境專線物流推出的特定產品
(4)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服務公司根據企業需求和特點,為企業開發信息系統,與企業就物流信息情況保持密切聯系。
優點:可有效降低物流成本、節約社會資源
缺點:跨境電商企業對物流的風險可控性差
代表公司:國營如:中海物流、中國對外貿易運輸、中遠國際貨運等;民營公司如:寶供、大通國際等
(5)海外倉
包括入倉前的頭程運輸、倉儲管理和本地快遞服務配送三個部分。
優點:運輸時效性強、物流成本低、退換貨便捷、全程有效控制物流、有利于拓展海外市場
缺點:運維成本高,容易遇到庫存周轉、庫存消化等問題,貨物存在滯銷風險
代表公司:跨境電商或物流公司自行租賃管理

3.國際物流與國際快遞的區別
從廣義上來說,國際快遞屬于國際物流的組成部分,但是國際快遞與國際物流在具體內容上有較大差別。
首先,在服務對象方面,國際快遞主要面向個人、單位的貨物或文件開展業務,例如國外代購、跨境電商購物、異國公司間的公文往來等;國際物流的主要客戶通常是跨境企業、大規模的外貿公司等。其次,在時效上與派送方式上,國際快遞一般比國際物流要快一些,國際快遞基本是門到門服務,而國際物流的派送通常包含送貨上門與收件人至物流網點自取兩種形式。
從貨物總量與費用上來說,國際快遞的貨物量較小,通常是一個或者多個小包裹,運送單價較高;國際物流的貨物量較大,常以噸計,運送的貨物單價相對低廉。
以上梳理了國際物流的定義、模式及代表公司,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本文由@2200 發布于三個皮匠報告網站,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推薦閱讀:
國際海運是什么?分類有哪些?主要流程介紹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2020年全球航空公司安全報告(英文版)(244頁).pdf
什么是跨境物流?有哪些公司?跨境物流要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