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VD行業細分領域
根據檢測原理與方法學的差異,IVD可大致分為生化診斷、免疫診斷、分子診斷、微生物診斷、血液診斷、即時檢驗(POCT)等細分領域。
2、IVD行業涉及技術
按照細分領域劃分,涉及技術如下
生化診斷涉及技術:干化學;
免疫診斷涉及技術:放射免疫、酶聯免疫、膠體金、膠乳比濁、免疫熒光、時間分辨熒光、化學發光;
分子診斷涉及技術:聚合酶鏈式反應(PCR)、熒光原位雜交、基因芯片、基因測序;
微生物診斷涉及技術:藥敏試驗、培養與形態觀察、全自動微生物分析系統;
血液診斷涉及技術:涂片+鏡檢、血細胞分析、流式細胞術;
POCT涉及技術:POCT;
技術原理及應用領域介紹
干化學原理:通過各種生物化學反應測定體內酶類、糖類、脂類、蛋白和非蛋白氮類、無機元素類等生化指標;應用領域:臨床急診生化項目檢測。
放射免疫原理:將放射性同位素的高度靈敏性、精確性和抗原抗體反應的特異性相結合的體外測定技術;應用領域:激素、微量蛋白、腫瘤標志物和藥物微量物質檢測。
酶聯免疫原理:將抗原或抗體同樣本結合,標記物上的酶與底物反應,依據底物顏色變化程度確定結果;應用領域:傳染性疾病、內分泌、腫瘤、藥物、血型等檢測。
膠體金原理:蛋白質等高分子被吸附到膠體金顆粒表面的包被過程,聚合物聚集后肉眼可見;應用領域:乙肝、HIV、標志物、女性妊娠、毒品等檢測。
膠乳比濁原理:抗體或抗原吸附在膠乳顆粒上,與抗原或抗體發生交聯反應,形成抗原抗體復合物,膠乳顆粒發生凝聚;應用領域:特定體液蛋白檢測。
免疫熒光原理:運用免疫學方法與熒光標記技術結合來研究特異蛋白抗原在細胞內分布;應用領域:細菌、病毒、皮膚活性等檢測。
時間分辨熒光原理:根據鑭系元素螯合物發光特點,用時間分辨技術測量熒光,同時檢測波長和時間兩個參數進行信號分辨;應用領域:激素、病毒性肝炎、腫瘤等檢測。
化學發光原理:將抗原或抗體與樣本結合,由微孔板或磁珠等捕捉反應物,再加發光促進劑,最后用發光信號測定儀進行測定;應用領域:傳染性疾病、內分泌、腫瘤、藥物、血型等檢測。
聚合酶鏈式反應(PCR)原理:DNA高溫變成單鏈,低溫互補配對鏈合成;應用領域:病毒、細菌等檢測。
熒光原位雜交原理:標記的已知順序核酸為探針與細胞或組織切片中核酸進行雜交,從而對特定核酸精確定量定位;應用領域:基因圖譜、病毒等檢測。
基因芯片原理:在一塊基片表面固定了序列已知的靶核苷酸的探針,互補匹配確定序列;應用領域:藥物篩選、新藥開發、疾病診斷等。
基因測序原理:從血液或唾液分析測定基因全序列,預測多種疾??;應用領域:基因圖譜、唐氏篩查等。
藥敏試驗原理:體外測定藥物抑菌或殺菌能力的試驗;應用領域:實驗室檢驗。
培養與形態觀察原理:對細菌培養觀察菌落;應用領域:細菌、真菌。
全自動微生物分析系統原理:細菌鑒定的生化反應;應用領域:細菌、真菌
涂片+鏡檢原理:檢測異型血溶血現象;應用領域:血型檢測等。
血細胞分析原理:通過儀器檢測對紅細胞、白細胞等進行分析;應用領域: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檢測。
流式細胞術原理:高速分析上萬個細胞,能同時從一個細胞中測多個參數;應用領域: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等檢測。
POCT原理:在采樣現場利用便攜式分析儀器及配套試劑快速得到檢測結果;應用領域:心臟標志物、肝素抗凝等。


更多行業知識,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
推薦閱讀
《動脈橙:2015-2021年H1全球IVD價值趨勢報告(14頁).pdf》
《潤達醫療-商業板塊IVD院內集約化服務領軍者;工業板塊IVD試劑“CDMO”再注新動能-20220119(13頁).pdf》
《2022年POCT檢測試劑行業IVD市場規模分析及安旭生物產能研究報告(37頁).pdf》
《2022年體外診斷(IVD)行業市場規模競爭格局現狀及發展驅動因素研究報告(43頁).pdf》
《【精選】2021年希森美康公司發展歷程與中國IVD企業前景分析報告(32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