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激光顯示
“激光顯示”這一概念早在上世紀60年代就已經提出,其是一種以紅、綠、藍(RGB)三原色為光源的顯示技術,可以最真實地再現客觀世界豐富艷麗的色彩,提供更震撼的表現。
從色度學的角度分析,傳統顯示器只能顯示30%人眼可以看見的顏色,激光顯示的色域覆蓋率可以達到90%以上,是傳統顯示色域覆蓋率的2倍以上,完全打破了前三代顯示技術色域空間不足的壁壘,實現了人類歷史上最完美的色彩還原,使人們通過顯示終端看到最真實、最美麗的世界。

2.激光顯示技術的優點
(1)色域范圍廣:色域是指一個技術系統能夠產生的顏色的總和,色彩空間是指某種顯示設備能夠表現的各種色彩數量的集合,色彩空間越廣闊能顯示的色彩種類就越多,色域范圍就越大。而激光顯示色域空間大、色彩豐富、色飽和度高,顏色表現力是目前傳統電視的22倍以上。
(2)壽命時間長:激光屬于冷光源,因此在激光投影產品的過程中不用擔心過熱和散熱問題,打破傳統光源的電光轉換模式,壽命可長達10年,是傳統光源壽命的10~20倍,長遠來說維護費用和使用成本低。
(3)投資規模?。荷a裝備投資規模小,激光顯示產品生產裝備的投資,可以從幾千萬美元到幾十億美元分期投入。
(4)生產使用過程環境友好:激光光束方向性好,光亮度高,功耗僅為傳統顯示技術的1/3,非常符合節能減排的國策,同時激光光源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對環境有威脅的重金屬材料,屬環境友好型光源。
(5)無縫顯示圖像完整:激光顯示能夠實現真無縫顯示,徹底消除圖像邊緣的物理拼縫,實現圖像的完整一體化、無失真、多通道無縫拼接。在如今追求大熒幕、無縫顯示的市場需求下前景廣闊。
延伸閱讀
3.激光顯示的關鍵技術介紹
(1)三基色激光光源
縱觀激光顯示幾十年來的發展歷程,實際上驅動著激光顯示產業不斷發展的核心推動力就是激光光源,也是激光顯示實現高畫質圖像再現的核心競爭力。激光顯示光源經歷了從氣體激光器(體積大、耗電大、壽命短、不易實用化)、全固態激光器(結構復雜、效率低、難以消散斑),目前已發展到三基色LD光源為代表的階段。
(2)超高清視頻圖像技術
顯示已經進入超高分辨率時代,8K超高清電視技術全球競爭已經展開,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多部門印發《超高清視頻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19—2022年)》,預示著我國2022年要實現超高清視頻生態體系建設。激光顯示作為超高清顯示技術的代表,亟待解決4K/8K超高分辨率顯示芯片、超高清視頻圖像的獲取/存儲/處理/傳輸、人眼生物學特征和視覺心理特性等關鍵技術。在超高清視頻標準方面我國進展較快,自主研究制定自主數字視音頻編解碼技術標準。同時,新一代信息技術比如5G、大數據、云計算技術的普及,使激光顯示視頻圖像信息的高速率、大帶寬需求成為可能,支撐超高清電視信號進入尋常百姓家。
(3)激光顯示配套材料與器件
超高分辨光學成像鏡頭、高增益光學屏幕、新型勻光整形材料、智能驅動/顯示芯片等激光顯示配套關鍵材料與器件,是激光顯示生態體系必不可少的一環。我國已掌握了超短焦鏡頭設計和制造能力,初步實現了鏡頭、光機在內的4K光學引擎的批量生產;在高性能菲涅爾光學屏幕方面,持有多項核心設計/制造專利,實現了超大尺寸光學屏幕生產示范;在散斑抑制技術方面,國內已有很多專利技術基礎,提出多手段消散斑技術和評價方法,加速了其實用化進程。另外,關鍵材料生長和加工設備如菲涅爾模具大型CNC加工設備等也亟需解決依賴進口的問題。
(4)激光顯示整機總體設計與集成
在激光顯示整機方面,需要重點開展超高清、大色域整機設計、關鍵器件集成、高良率量產工藝、可靠性測試以及相應的標準等產業化應用技術研究,具體包括光學設計、圖像處理、整機魯棒性和壽命檢測/分析及優化對策研究,以及規模量產工藝與設備研究,以整機應用需求為牽引,帶動激光顯示關鍵材料器件快速走向應用,從而建成完備的設計、材料生長、器件制備、整機集成到產業應用的全鏈條創新體系。
以上就是有關于激光顯示的定義及優點的全面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激光顯示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網站。
推薦閱讀
什么是激光通信?分類有哪些?優缺點介紹
什么是3d顯示?技術有哪些?
《2022年激光顯示、激光點擊、智能投影產業發展研究報告(41頁).pdf》
《2022年ALPD激光顯示三大商業模式及應用場景研究報告(30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