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培訓市場的定義
體育培訓輔導市場是指向消費者傳播體育知識和技術的體育市場,它一方面培訓和輔導體育愛好者掌握體育鍛煉的知識和技能,為全民健身服務;另一方面,也為一些競技運動項目培養后備運動人才。
換言之,專業的體育產品與服務生產者,面向廣大對體育培訓存在需求的個體或組織,通過提供專業性的體育訓練以及其他商業價值,來獲得應得培訓收益的過程。而當這個過程中存在無數個生產者和消費者時,當每一個生產者與消費者間實現了自由、自主、自愿的結合與交易時,體育培訓市場便形成了。
青少年體育培訓市場發展現狀
青少年體育培訓作為我國體育服務業的重要分支,是廣大青少年滿足日常體育活動需求和體育教育需求的重要載體,是體育強國建設不可缺失的部分。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發展,人們健康觀念的轉變和體育消費的增加,體育事業的改革與發展催生了我國體育產業的興起與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子女的身體全面素質的發展越來越受家長的重視,體育培訓在青少年的成長中也發揮著越來越重要作用,所以越來越多的家長把體育培訓作為培養孩子重要環節之一。青少年體育培訓市場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體育活動形式,是學校體育的延伸和必要的補充。
根據 2016-2018 年《全國體育產業總規模和增加值數據公告》顯示,2017 年全國體育培訓與教育業產出 341.2 億元,增加值 266.5 億元,占全國體育產業總產出 1.6%,增加值產比 3.4%。2018 年全國體育培訓與教育產出 1722 億元,增加值 1425 億元,占全國體育產業總產出 6.5%,增加值產比 14.1%。僅 2017 至 2018 一年之內,全國體育培訓與教育業的總產出翻了 5.05 倍,增加值翻了 5.34 倍,可以說,近年來,體育培訓與教育業在我國的發展十分迅速,其增長速度是 2017-2018 年間體育產業各個業態中的第一名。
1.國家政策助力,體育產業發展重要性不斷提升。
隨著后疫情時代的到來,全民健身熱潮持續高漲,人們的健康意識空前覺醒,體育產業迅速發展,體育培訓產業規模不斷擴容。通過分析居民人均消費支出可以發現,除去居住、食品煙酒、和交通通信等生活方面支出,教育文化娛樂支出的占比較高,提升趨勢迅猛。2019
年我國教育文化娛樂消費支出占比為11.7%,遠超醫療保健、衣著等領域的消費支出,可見我國居民對教育文化娛樂的重視程度有所提升,輻射中國兒童體育培訓等相關行業的發展。

2.我國潛在消費者基數巨大,青少年成為體育教育培訓消費的主力軍。
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國0-14歲兒童數量為2.53億人,較十年前增長13.96%。龐大的人口基數決定我國巨大體育教育需求。隨著三胎政策放開,新生兒數目有望回升。
3.“雙減”政策出臺利好非學科類的體育培訓行業整體長期發展。
對于體育培訓行業而言,“雙減”讓學生的空閑時間增多,屬于體育鍛煉的時間會相應增加,學科類培訓釋放出來的家庭資金也有可能被利用到體育項目上。
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是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中最為微觀的組成單元,也是青少年培訓機構中最為核心的行動者與機構力量。青少年體育培訓機構的主營業務或主要活動旨在基于自愿選擇、等價交換、公平交易和有償供給的原則,為青少年提供體育方面的各種培訓指導服務。
我國目前有37萬家藝術類培訓相關企業、66 萬家體育培訓相關企業,“雙減”政策發布近半年以來,以上兩類培訓相關企業新增3.3萬余家,較去年同期增長99%。
4.中考體育分數占比不斷提升,激活體育教育培訓市場。
如今體育在中考中的權重在不斷增加,結合體育進高考的政策預期,許多家長更加重視青少年對體育運動的參與。下圖匯總了部分城市中考體育科目及評分機制,中考體育從原來一次性考試逐漸過渡為考察學生三年體育鍛煉情況的長期綜合考量,三年體育成績均會以不同賦分計入最終分數。例如,2021 年深圳市中考體育成績的權重首次從0.3(30 分)增加至0.5(50 分)。


我國中考體育的考察科目較往年有諸多改變,在跑步、跳遠、實心球等必考科目基礎上,課目考核的專業性增強。球類、游泳、體操、武術等項目進入考核范圍,部分具有專業特點運動考核為體育培訓機構打開市場空間。
部分城市將BMI 指標也列入體育考試考核范圍,對身體素質考核更加全面。足球、籃球、網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跆拳道等大眾化項目,體操、武術等小眾項目在體育培訓方面的需求將會長期旺盛。與此同時,在一些中高收入和對國際化教育比較關注的家庭的推動之下,冰雪、擊劍、馬術、高爾夫、賽車等項目也會有較好的上升空間。
內容來源:
《體育行業專題報告:健康需求助力體育產業發展冬奧會帶動冰雪體育方興未艾-220121(37頁).pdf》
推薦閱讀:
《瘋狂體育集團-集數字體育娛樂于一身受惠中國體育產業成長-210915(22頁).pdf》
《普華永道:2021年體育行業調查報告:體育行業復蘇大考全線備戰(77頁).pdf》《2022年中國體育產業研究報告:體育強則中國強-220201(68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