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結構性存款
結構性存款是特殊存款的一種,指在普通的存款類型的基礎上嵌入特定金的融衍生工具,通過與利率、匯率、指數等的波動率或某實體的信用情況掛鉤,從而使存款人在承受一定風險的基礎上獲得較高收益的存款類型。其投資報酬與關聯資產價格聯動。

2.結構性存款的風險
(1)利率風險
我國的美元存款利率基本上是依據美國聯邦基準利率確定的,當美聯儲升息時,國內的美元存款利率也會升高,這樣,由于投資者選擇結構性存款而放棄了提前支取的權利,利率一旦上升,投資者原有的高收益就會縮水,甚至可能會低于普通存款利率,這就是外匯結構性存款投資者面臨的利率風險。
(2)匯率風險
對于不同種類的外匯結構性存款,投資者所面臨的匯率風險也不同。除了投資與匯率掛鉤的產品的收益率直接受匯率影響外,投資者的本金也都面臨著存款期內的市場匯率風險。投資到期時,如果外幣相對本幣貶值,投資者將不得不承受由此帶來的損失,這就是外匯結構性存款投資者面臨的匯率風險。
(3)流動性風險
由于外匯結構性存款都鎖定了一個固定期限,投資者在期限內不能提前支取,就如同定期存款一樣,投資者將面臨在存款期內喪失較好的投資機會而付出較高的機會成本的風險,這就是外匯結構性存款投資者面臨的流動性風險。
(4)政策風險
在我國,國有商業銀行缺乏自主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國家宏觀調控的束縛,因此,產品受到政策性的影響非常大,政策變動就不可避免地成為結構性產品的風險來源之一。這種政策性風險不僅與利率風險和匯率風險直接相關,還有可能通過對投資者進行投資渠道和額度的限定而帶來額外風險。
3.結構性存款和理財產品的區別一覽
(1)收益方式
從收益方式來看,結構性存款的收益是以利息的方式來獲得,即結構性存款為在承擔一定風險的條件下獲得較高預期利息的存款類產品;而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方式則是預期收益率。
(2)收益性
從收益性來看,結構性存款的平均預期年化收益率達到4%左右,跟保本型理財的收益相當,低于非保本型理財產品。
(3)安全性
從安全性來看,結構性存款分為保本型和非保本型兩種;而由于資管新規的落地在即,保本型理財產品將退出銀行理財市場,銀行理財產品將只有非保本型理財產品了。
以上就是有關于結構性存款的定義、風險點及其與理財產品的區別的全部介紹,如果還想了解更多銀行理財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網站。
推薦閱讀
什么是對公存款業務?機構對公存款業務營銷的特征有哪些?
銀行保函是什么意思?分類有哪些?怎么辦理?
《【精選】2021年銀行存款競爭格局與發展趨勢分析報告(50頁).pdf》
《【研報】銀行業2021年中期策略:景氣延續存款立行-210617(53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