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國防支出?影響因素有哪些? AG 2022-09-06 15:14:36 作者:AG 4559 收藏 1.什么是國防支出國防支出一般定義為一個國家為了維護整體的主權和保證內外部安全環境,達到國家總體目標所發生的與維護國家安全相關的而發生的各項支出。中國國家統計局對國防支出的定義是國家預算用于國防建設與保衛國家的支出,主要包括國防費、國防科研事業費、專項工程支出和民兵建設等。2.國防支出的影響因素(1)政治因素政治因素包括國內政治因素和國際政治因素。由于國防支出主要是用于防御外敵,因而同國內政治似乎并無直接關系。但是,國內政局是否穩定,各地區之間是否協調,各民族之間是否團結,老百姓對政府的服務是否認可等,實際上會影響到國防支出的規模。至于國際局勢對國防支出的影響,則是不言而喻的。如前所述,影響公眾國防需求的因素是外生的,國防實際上是兩國間或多國間的一種博弈行為,在這種雙方或多方博弈均衡中,一方的行為取決于他方。(2)經濟因素國防支出是財政通過對國民收入的再分配形成的。因此,國防支出規模首先受國家財政狀況的制約。通常情況下,國家財政狀況越好,國防支出的規模也就可能越大。而國家財政的狀況,最終又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經濟發展速度越快,效益越高,用于國防支出的資源就可以更多一些。這里有兩個重要的指標,一是國防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二是國防支出占國民生產總值(GDP)的比重。在比重一定的情況下,國民生產總值或財政支出的規模越大,國防支出的規模也就越大。(3)經費使用效率因素?國防服務雖不像私人商品那樣可以進行直接的成本收益考察,但也是有效率可言的。私人商品的效率考核重點放在既定成本下的利潤最大化,而國防服務的效率衡量則重點放在既定目標下的成本最小化。在國防的目標已定的情況下,經費使用的效率越高,國防支出的規模就可以越小,反之亦然。(4)兵員制度一國政府在動員兵力時,可以采取完全自愿的方法,也可以采取強制性的辦法。前者稱為自愿兵役制,后者稱為義務兵役制。兩種不同的動員制度各有利弊。一般講,義務兵役制可以有效地保證兵員供給,軍事人員的薪金經常低于勞動力市場均衡時的工資水平,有助于減少直接的軍事開支費用。但相應地,國家需要更多地承擔他們退役后的基本生活保障,從而增加社會保障方面的支出。自愿兵役制可以給每個適齡公民以平等選擇的機會,有助于實現官兵的報酬與其機會成本的均衡,也有利于提高官兵的軍事素質和部隊戰斗力。從總體上看,理論界更傾向于選擇后一種兵役制度。此外,一定時期的國防開支,還受物價水平、技術水平和地域因素的制約。就技術水平來說,它對國防支出的影響表現在:第一,國防服務屬于資本密集型行業,其發展受技術水平的制約。只有高新技術的發展才能為國防服務奠定現代化的基礎。第二,國防需求的外生性決定了國防技術具有高度的排他性。因此,從根本上說,強大的國防是建立在一國自身技術現代化的基礎之上。就地域因素來說,一般地,地域越是廣大,國家用于保衛疆土的防衛性支出就越多。以上就是有關于國防支出的定義及影響因素的全面梳理,如果還想了解更多國防支出的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推薦閱讀什么是政府支出?分類有哪些?企業培訓是什么意思?支出范圍和行業政策一覽什么是航空物流?方式有哪些?特點梳理 本文標簽 國防支出 經濟百科財政知識 智庫 生意場 國防 支出 經濟 百科 財政 知識 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