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融資擔保風險
融資擔保企業在開展擔保業務的過程中,由于被擔保對象不履行償債責任等導致公司的利益受到損害,或者其它影響公司正常擔保業務開展的因素的綜合,就是融資擔保風險。融資擔保風險,涵蓋了擔保企業開展擔保業務的全過程,從保前開始,到保中和保后各個階段存在的風險,都是融資擔保風險管理范疇。由于行業的特殊性,即銀行和借款人之間信息的不對稱,導致融資擔保行業天生就具有較高的風險性。

2.融資擔保風險分類
融資擔保風險根據風險的來源不同,主要可以分為七類:信用風險、市場風險、政策風險、經營性風險、財務性風險、內部控制風險、操作風險。
(1)信用風險
當被擔保人無力償還債務或者不愿意履行償還義務時,就會出現信用風險,影響擔保公司的收益??梢?,信用風險來源于業務,被擔保者的信譽較差、償債能力較弱或者意愿不高,就會導致信用風險。從以往的情況看,我國很多企業重視短期的信譽和利益,對企業長遠的信譽重視程度不夠,導致了各行業內部信用風險存在較多問題。近年來,國家加強了信用監管,基于大數據等技術對企業和客戶的信用信息進行數據庫完善,一定程度實現了從源頭上控制信用風險。
(2)市場風險
被擔保企業在業務開展過程中,由于市場上匯率、利率的變化以及股票和債券價格的變化,會導致擔保項目價值的變化,進而影響到擔保公司的利益。融資擔保公司只有結合行業市場情況,依據客戶的實力和信譽等,對擔保項目做出合理的預測和判斷,以此降低市場風險。
(3)政策風險
國家政策對行業是具有指導和規范作用的,政策的變化和調整,會引起市場的變化,進而對行業企業帶來影響。擔保公司在開展業務過程中,需要以國家相關政策為導向,如果不關注相關政策或不按照政策要求開展業務,可能導致公司業務的中斷甚至公司的破產,所以,擔保公司要及時學習和研究國家對擔保行業的政策,并嚴格按照相關政策與客戶開展合作,努力減少不必要的風險。
(4)經營性風險
當企業內部的生產或外部的經營環境發生變化,會對企業的現金流、利潤帶來直接影響,影響到企業的市場價值。融資擔保公司管理者的綜合素質、管理水平,對公司經營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決定了公司經營性風險的大小。
(5)財務性風險
企業經營過程中的財務活動,會因一些難以確定和預料的因素影響導致企業遭受損失,這就是財務性風險。融資擔保公司的財務風險,貫穿于擔保業務的全過程之中,從開始的財務決策、投資配置,到財務管理制度、財會人員風控意識、收益分配等等,都是影響財務風險的重要因素。
(6)內部控制風險
許多中小型企業的管理水平和內控能力較弱,加之信用有限、資金使用有限,這給融資擔保公司的業務開展帶來了較大風險。融資擔保公司自身也要健全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內控風險管理體系,這樣才可能盡可能降低因擔保公司內部控制不佳導致的風險及帶來的利益損失。
(7)操作風險
一些融資擔保公司的從業人員素質不高,專業性的融資擔保人才匱乏,并且由于人員的流失導致許多沒有經驗的應屆畢業生進入融資擔保行業,這使得從業人員在開展融資擔保業務時的風險大大增加。從業人員在某個環節出現錯誤,都可能導致風險的發生,這就是操作風險。
3.融資擔保風險成因
(1)來自被擔保方(中小微企業)的風險。是指受保企業的違約風險,這種違約風險的大小可能與中小企業整體存在的問題有關系,也可能與單個受保企業的狀況有關系,主要包括:企業經營者素質和競爭力風險、市場風險、技術風險、財務風險、關聯風險、信用風險、“逆向選擇”與“道德風險”。
(2)來自政府部門的風險。主要包括政府不適當干預和中小企業政策的不穩定性兩個方面。
(3)來自擔保企業自身方面的風險。主要包括:業務操作風險、資本風險、決策判斷風險、道德風險、內部控制風險等。
(4)來自銀行的風險。主要包括:來自銀行貸款操作的風險、來自銀保關系中權利和義務不對等的風險。
(5)來自擔保體系的風險。主要包括:擔保法律體系不健全的風險、社會中介服務體系缺乏的風險。
以上梳理了融資擔保風險的定義、類型及成因,希望對你有所幫助,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
推薦閱讀:
什么是國際貿易融資?特點有哪些?
什么是金融資產證券化?商品特點有哪些?
什么是商業信用融資?商業信用融資的缺點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