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21年工業母機扶持政策(重要政策,不完全統計)
1、2015.05國務院《中國制造2025》
內容簡述:將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列為擬大力推動發展的十項重點領域之一,提出:開發一批精密、高速、高效、柔性數控機床與基礎制造裝備及集成制造系統;加快高檔數控機床等前沿技術和裝備的研發。
2、2016.08質檢總局、國家標準委、工信部《裝備制造業標準化和質量提升規劃》
內容簡述:圍繞實施高端裝備創新工程,適應創新進展和市場需求,改進標準制修訂流程,提高標準制修訂效率,縮短標準制修訂周期,及時更新標準,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業機械裝備、新材料、高性能醫療器械等領域標準化實現新突破,加快裝備質量安全標準與國際標準接軌,促進產業升級和產品質量國際競爭力提升。
3、2016.12工信部、財政部《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6-2020)》
內容簡述:將加快智能制造裝備發展作為規劃的十項重點任務之一,又以創新產學研用合作模式,研發高檔數控機床與工業機器人、增材制造裝備、智能傳感與控制裝備、智能檢測與裝配裝備、智能物流與倉儲裝備五類關鍵技術裝備作為智能制造裝備創新發展重點。
4、2017.11國務院《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 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
內容簡述:圍繞數控機術、工業機器人、大型動力裝備等關鍵領域,實現智能控制、智能傳感、工業級芯片與網絡通信模塊的集成創新。形成一系列具備聯網、計算、優化功能的新型智能裝備。
5、2018.08工信部、國資委《關于印發國家智能制造標準體系建設指南(2018年版) 的通知 工信部聯科(2018) 154 號》
內容簡述:(三)行業應用標準依據基礎共性標準和關鍵技術標準,圍繞新一代信息技術、高檔數控機床和機器人、航空航天裝備、海洋工程裝備及高技術船舶、先進軌道交通裝備、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業機械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十大重點領域。同時兼顧傳統制造業轉利升級的需術,優先在重點領域實現突破,并逐步覆蓋智能制造全應用領域。
6、2019.10工信部發改委等十三部《十三部門關于印發制造業設計能力提升專項行動計劃》
內容簡述:(三)總體目標在高檔數控機床、工業機器人、汽車、電力裝備、石化裝備、重型機械等行業,以及節能環保、人工智能等領域實現原創設計突破。
7、2019.10發改委《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
內容簡述:將“高檔數控機床及配套數控系統”列入鼓勵類產業
8、2021.03國務院《 國務院十四五規劃》
內容簡述: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推動集成電路、航空航天、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機器人、先進軌道交通裝備、先進電力裝備、工程機械、高端數控機床、醫藥及醫療設備等產業創新發展,改造提升傳統產業,推動石化、鋼鐵、有色、建材等原材料產業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擴大輕工、紡織等優質產品供給,加快化工、造紙等重點行業企業改造升級,完善綠色制造體系。
9、2021.03工信部《2021年工業和信息化標準工作要點》
內容簡述:加強機床和基礎制造裝備、中高檔數控系統和伺服電機等工業母機標準。以及儀器儀表、基礎零部件、電子元器件、工業軟件和專用設備等標準制定。
10、2021.08國資委《國資委擴大會議》
內容簡述:要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推動中央企業主動融入國家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創新體系,針對工業母機、高端芯片、新材料、新能源汽車等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努力打造原創技術“策源地”。肩負起產業鏈“鏈主”責任,開展補鏈強鏈專項行動。加強上下游產業協同。積極帶動中小微企業發展。
11、2021.12發改委、工信部國家發展改革委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振作工業經濟運行推動工業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的通知》
內容簡述:(三)保持重點產業鏈供應鏈順暢。強化對重點行業的運行監測,建立完善產業鏈供應鏈苗頭性問題預警機制,加強問題分析研判,積極應對突發情況,及時處置潛在風險。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創新和迭代應用,加大
“首臺套”“首批次”應用政策支持力度。發揮“鏈主”企業作用,優化產業鏈資源配置。聚焦新能源汽車、醫療裝備等重點領域,實施重點領域“1+N”產業鏈供應鏈貫通工程,推動產業鏈上中下游、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促進產業鏈供應鏈貫通發展。深入開展全國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示范創建。完善國家質量基礎設施,推行一站式服務,深入開展質量提升行動。




更多政策梳理,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政策解讀欄目。
推薦閱讀
《日發精機-立足工業母機打造航空數字化產線核心供應商-211103(41頁).pdf》
《機械設備行業:國常會多舉措支持制造業投資看好工業母機景氣向上-220219(18頁).pdf》
《科德數控-公司深度報告:專注航空航天打造高端工業母機戰艦-210914(25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