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營業稅?
營業稅是對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和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就其取得的營業額征收的一種稅。根據我國的規定,營業稅應稅勞務項目包括建筑業、交通運輸業、郵電通訊業、文化體育業、金融保險業、娛樂業、服務業等。不同的稅目稅率也不同,稅率在3%到20%不等。
營業稅的營業額包括納稅人向對方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收費。近年來,為公平稅負,避免重復征稅,營業稅稅收政策逐步由“全額征稅”向“差額征稅”轉變,以收取的全部價款和價外費用減去規定可扣除的支付款項后的余額為計稅營業額。
2、為什么要營業稅改增值稅?
1994年分稅制以來,營業稅與增值稅成為了我國流轉稅體系中的兩大主體稅種。增值稅的征稅范圍主要覆蓋工業,營業稅的征稅范圍主要覆蓋服務業。形成這種稅制體系是與我國當時的經濟發展水平與征管條件相適應的。當時我國的服務業主要為生活型服務業,與生產的聯系并不密切,按全值納稅所造成重復征稅也不嚴重,并且當時我國的征管條件比較落后,營業稅征收簡便的特點也恰好滿足了當時的需要。但是,當前這種稅制體系與我國“轉方式、調結構”的經濟發展要求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增值稅與營業稅分立并行導致重復征稅
增值稅當年被引進是因為其只就增值額征稅的特性可以有效地克服按全值征稅帶來的重復征稅,而且,越多的行業被納入到增值稅的抵扣范圍,重復征稅就消除的越徹底,增值稅的中性優勢也越能發揮。當前我國增值稅與營業稅分立并行的流轉稅制,使一般納稅人購進的材料和貨物可以抵扣,而購進的勞務卻不允許抵扣,同時,營業稅納稅人購進的增值稅應稅貨物也不允許抵扣,這導致了嚴重的重復征稅問題,給經濟帶來扭曲。
(2)增值稅與營業稅并行不利于服務業的發展
首先,由于營業稅不是中性稅種,因此企業選擇何種方式進行經營所繳納的營業稅數額并不相同,而營業稅的征稅原理對服務業的外包與規?;洜I十分不利,而且產品生產需要的流通環節越多,其所承擔的稅負就越多,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服務的流通,影響了更具生命力的生產經營模式的創新。
其次,對于一般的企業而言,其外購的服務不允許抵扣,在一定程度上鼓勵了自行提供服務以滿足生產的需要,這會使企業在進行籌劃時將服務自行提供,影響服務業的專業化發展,使市場配置資源的效率由于稅制的影響而降低。
最后,對服務業實行全額征收的營業稅不利于服務的出口,因為在出口退稅這一環節,服務業的產品并不能像增值稅應稅產品一樣將在國內已經繳納的稅款全部扣除,這主要是由于增值稅應稅產品已經承擔的增值稅就是價格與稅率的乘積,不管其經歷了多少個生產環節,而營業稅的應稅產品則不同,由于每個環節都是按全值征稅,其經歷的生產環節越多,稅負越重,而出口的服務產品無法判斷其經歷了多少生產環節,所以并不能實現全部退稅,影響服務產品在國外的競爭力不利于服務業產品的出口。
(3)增值稅與營業稅分立并行不利于稅收征管
隨著多種經營模式和經濟形式的出現,某個經濟行為到底該繳納增值稅還是營業稅存在爭議,由于增值稅由國稅局負責征管,而營業稅由地稅局負責征管,為了各自的部門利益,這種爭議會帶來稅收征管上的困境。比如兼營行為和混合銷售的行為,雖然稅法上有規定混合銷售行為按照各項營業額的比重來確定繳納營業稅還是增值稅,兼營的銷售行為看是否單獨核算,如果不單獨核算,則從高使用稅率,但是有一些經營行為還是難以準確劃分,實際實行過程中,還是會造成國地稅征管的矛盾,增加了稅收征管的難度。再者,隨著信息技術越來越融合到產品的生產過程中來,商品中也越來越包含有服務的成分,這種相互包含的關系,使得兩者難以區分,由于服務與商品分別征收兩種不同的稅,因此這種狀況給稅收征管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我國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發展歷程

3、營業稅增值稅區別

營業稅、增值稅計算方法

增值稅對比營業稅,增值稅優越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對經濟發展的適應性較強。增值稅的稅負不會受到產品價值構成中購進部分比重的影響。因為營業稅全額征稅,在產品價值構成中購進部分所占的比重越大,其產品稅負就越重,造成專業化協作企業的稅負重于全能企業稅負,與現代社會化生產趨勢相悖。增值稅消除了重復征稅,平衡了專業化協作企業與全能企業的稅負,適應了社會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因此自1954年法國增值稅試行成功以后至今,已有160多個國家先后實行了增值稅。很多國家將增值稅由工業引入到商品流通和服務,甚至農業領域。實行增值稅在增加投資的意愿,促進商品的流轉,擴大交易市場的形成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2)具有普遍性和穩定性的特點。增值稅的普遍性體現在:在橫向上具有征收的廣大基礎。因為只要納稅人在其經濟行為中產生增值,就可以納入增值稅的征稅范圍;從縱向關系講,它具有連續性,在商品生產經營中不論經歷了多少環節,每一個環節都可以納入增值稅的征稅范圍。這就說,增值稅較之按營業稅,既能解決重復征稅的問題,又能擴大稅源,實現普遍征收。增值稅的穩定性體現在其征稅對象為生產過程中各個環節所創造的增加值,這在理論上相當于國民收入。這樣就在國家稅收與國民收入之間建立起了聯系,只要稅率確定了,稅收與國民收入的比值就隨之確定了。這兩者的增長呈現正比關系,一個增長,另一個也會增長。另外,企業的生產經營結構不會影響到其所繳納的增值稅,在當前企業資產重組頻繁的大形勢下,可以保證稅收收入的穩定。
(3)中性稅收,稅負合理。增值稅的一個特點是,一個產品的稅負與該項產品的稅率相一致。換句話說,某產品稅率一經確定,不論該產品的生產經營環節是多是少,價值相同,稅額相同。增值稅的中性特征有利于發揮市場對價格的決定作用。同時,在產品價格既定的情況下,稅收的多少與利潤的多少往往成反比,如果稅收上畸輕畸重,就會導致企業利潤高低不等,使利潤分配失去合理的基礎。實行增值稅,稅率取向統一,又排除了稅負的不合理因素,使企業在同等條件下能夠獲得相同的利潤,有利于企業間公平競爭。
關于什么是營業稅及其和增值稅的區別、為什么營業稅改征增值稅的原因就給大家介紹到這里了,更多相關內容,敬請關注三個皮匠報告的行業知識欄目了解。
推薦閱讀
什么是增值稅?我國現行增值稅的稅率是多少?2022
什么是gdp?人均gdp是什么意思?2022中國人均gdp多少?
什么是蝴蝶效應?給我們什么啟示?
什么是證券交易印花稅?為什么證券交易要交印花稅?